合理计划更需要有效执行
企业的成功是把构想、企划和行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结果。如果只有构想,没有企划,也没有行动,那就变成空想。空想太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行动力越来越弱。不管你的构想多么美好,你的企划多么生动,如果行动力出了问题,你就不可能有成果。
有些企业始终做不好,因为存在三个毛病:
1计划无力,计划时马马虎虎,执行时,想照计划做根本做不了,不照计划做又不知道怎么做。这种完全没有力量的计划会导致一家企业很快倒闭。
2没有道德规范,专门从事一些偷偷摸摸的行为,这种见不得光的企业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发展。
3采用陈旧、落伍的经营方式,糊里糊涂地经营。
如果一家企业符合上述三点,根本就不是一个像样的企业,必须有所改变:
第一,要站稳脚跟,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第二,要重视行动,坚持奋斗到底。
第三,要注意形象,遵守道德规范。
再好的计划也需要适时调整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有计划,但是不可能完全照计划去做,这跟我们的民族性有密切的关系。
假定一个计划定下来以后就不能改了,万一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怎么办?计划是根据未来的方向去拟定的,但是未来是变化的,计划也得随之调整。改计划并不是坏事,但如果是没有目的地乱改,那就是错误的。如果是根据环境的变化,根据实际需求,把计划变得更好,那我们赞成。改与不改,首先要从两方面来调整:一方面,作计划的人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要认为,反正执行的时候会改,所以就马马虎虎。作计划时还是要认真,该怎么计划就怎么计划。
另一方面,执行的人不要存心改,不要觉得:“我不改就表示你的计划很完善,就表示你能力很强,我偏要改,叫你没有面子。”
可以不改的尽量不改,因为大家有一个依据,对将来的结果比较有把握。假设非改不可,当然要改。计划与执行双方面来配合,才会事半功倍。
如果没有执行,那么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工作就是计划和执行的结合。如果只有计划而没有执行,那便成了吹牛。
企业作计划,是一种实践性的计划,不是为了享受计划的乐趣而作的幻想性的计划。人有时候可以作幻想性的计划,比如说我现在没有钱,幻想有钱的时候,要在哪里建一栋别墅。这种幻想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享受其中的乐趣。但企业作计划不是这样。
当一个企业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技术,就去作计划,就叫做幻想性的计划。企业应该考虑到,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有没有筹措资金的途径;知不知道人才在哪里,怎样把人才找来,有多大的把握;技术方面能够提供到什么程度。把这些问题都了解一下,然后再来作计划,计划才比较可行。所以行动中有计划,计划中有行动,行动跟计划能够契合,才是实质的计划。
幻想性计划的共通点
1.目的太多。你提出一个计划,目的却有一大堆。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也不敢相信你真的能够完成,所以就不容易接受。这种接受力很低、目的太多的计划多半是幻想性的计划。
2.目标过高。目标过高以后,具体执行的人看了以后会心灰意冷,根本达不到的目标,不如放弃。于是这个计划就变成了幻想性的计划。
3.时间的分配不明确。很多计划要很长时间完成,其中每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分配不明确,执行的时候就会慢吞吞的,能拖就拖,最后拖成无限期,明明可以执行的计划也变成幻想性的计划。
4.自以为是。作计划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的状况,而是一相情愿地认为一定行得通,也不管执行的人能不能做,反正也不是他自己来执行。
5.缺乏资金。计划非常好,但是需要庞大的资金,有什么办法呢?钱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是没有钱就执行不了,所以望钱兴叹,寸步难行。这就是很多人看到好计划,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种感叹。
6.缺乏人力。计划所需要的人力条件不明确,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所以只能边干边停,因为到执行时才知道,这个人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停下来再重新找人。
制订计划时要考虑顺利执行
在作计划的时候,要考虑怎样才能够使得计划顺利执行。
1有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
中国人都是很喜欢看老板的脸色做事的,如果老板支持这个计划,大家就比较热心地推动。如果老板觉得无所谓,大家就觉得,我那么热心干什么?所以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或者说老板支不支持,是计划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