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经跟权分开来看的话,会发现中国式管理有一套大家必须尊重的经,这个“经”与我们整个文化一脉相承。虽然我们每一个企业可以有自己的作风,但经是不能乱变的。我们要把几个不能变的原则确定下来,其他的部分我们来应变,根据大家的意见,随时调整,这样比较好。
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就到了美国,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他的子女都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式教育。前年我到美国去的时候,去拜访他,他带着他的孩子陪我一起出去玩儿。当我们一起吃午餐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吃完以后,很主动地收拾餐桌。这时候我的同学发话了:“不要管它,这里的东西卖这么贵,我们不要帮它收拾。”我当时就感觉到中华文化发挥作用了。美国人的观念是:我不管你价钱贵不贵,我吃完就应该把剩余的东西清理掉。但是我们中国人认为:如果价钱合理的话,我会把你的地方整理得干干净净,可是谁叫你卖这么贵呢?我就不帮你整理,看你怎么办。他就没想到,这样一来,他的小孩所受的美国教育就会遭到冲击。
可见中国人跑到海外,不管住多少年,不管他嘴上怎么说,脑海里面还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我们不会盲目地替人家清理垃圾,我们是有条件的。这就叫做彼此彼此。
企业文化要尊重并且维持原来文化系统的价值,才能够在安定中求进步。一旦失去了基本价值的支持,我们就算学了一些新的东西,也不能持久。中华文化里面有一些根本的理念是不可以乱变的,其中跟企业文化有关的大概有五点。
1修己。我觉得一个人要相信别人比较困难,要相信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可能相信别人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修正一下,使自己很充实地表现出来。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成大事或者当圣人才需要修己,事实上任何一个主管都需要修己。当你第一天上任的时候,你仔细想一想,所有的下属对你是什么态度,基本上都是两只眼睛一直看着你,看你编什么花样。所有人都要考验你一下,看你有没有好好修己。如果没有,那大家就不会相信你,你讲什么话,都会给你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发挥管理的功能,当主管的最起码要把自己修好。当下属也是一样,主管相不相信下属,会不会给下属比较合适的工作,会不会给下属带来更好的前途,也是看下属有没有修到让他信赖的程度。
2安人。安人跟修己是相对的,修己是独善其身,发挥不了多少管理的功能的。修己之后,能够把自己的力量向外去推,推到每一个人,使得跟你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感到安,就叫安人。假定每个人都能做到修己、安人,企业一定蒸蒸日上。
3公正。公正、公开、公平这三个词不要一起讲,一般人很喜欢把公正、公平、公开一起讲完,讲到最后没有人相信。奉劝大家都讲这样一句话:“我只能够担保我很公正,但是实际上我不太可能公平。假定机会是无限的,我可以做到很公平。事实上机会相当有限,所以我没有办法很公平。”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能谅解你,觉得你好像很公平。当一个中国人强调自己很公平的时候,大家会一起来证明他是不公平的。至于公开,对中国人来说,公开跟不公开是一样的,所以叫做公开的秘密,根本没有秘密。因此在企业内部,只能够标榜公正,少说公平,至于公开不公开要看情况,有的应该公开,有的不需要公开。有些人提倡透明化,实际对中国人来讲,透明化就是相当不透明,换句话说,不应该让你看到的我不让你看到,应该让你看到的我非常透明,我所讲的透明化是指应该被你看到的部分。
4诚恳。诚恳是最根本的。企业的上上下下都很诚恳,彼此关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平衡。一切都要求平衡,兼顾就是平衡的意思。一方面要好好做人,另一方面要好好做事,同时在人际关系跟工作绩效之间取得平衡。企业要做到产出的平衡以及资金的平衡,还能够让大家都很愉快的话,我想这个企业文化就相当可贵了。
我们常提到现代化,仿佛现代化的都是好的。如果讲到中国现代化,我们一定要明白,现代化并不是西化。我们还是中国人,只不过要做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人。企业还是中国的企业,只不过要做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企业。如果我们能够把伦理、民主、科学融入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企业就非常现代化了。
伦理,就是把我国固有的伦理道德融入企业里面。民主,中国人很重视实质的自由和民主,而不是形式上的自由或是平等。我们要了解,积极服务就是自由,大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服务态度,这就是最高的自由。机会均等才是平等,所以,在企业里面重视大家积极的服务,同时提供给大家均等的机会,我想这是我们所希望的民主。科学方面,大家都非常认同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处理一些事情。
管理者如果重视伦理、民主、科学素养,就不可能碰到事情就逃避责任,把责任推给下属,自己毫不操心。假定企业文化产生效果的话,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上策,即对主管能够提出坚定的主张,又能够得到同事的大力支持,又有办法激发下属的潜力,那这个人就非常好。不能够做到这一点,最起码也做到中策,即对主管告知我们已经知道的情报,对同事要做好本位工作,对下属要尽量关怀。如果做不到这个,那他是不够格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文化一定有缺失,要赶快修改。所谓不够格的,即对主管只知道盲目地顺从,什么事都不动脑筋;对同事讲究交换,你给我做一分,我才给你做一分,不然的话我就不跟你合作;而对下属只知道采取高压政策。不够格的主管万万要不得。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文化,我们要调整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比如,一般人认为儒家是不讲功利的,其实儒家并不反对功利,而是要求良好的功,合宜的利。仁义跟功利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因为凡是讲仁一定合乎义,义一定合乎仁,仁义就是合适的爱。合适的爱,在企业里就是大家合理地你照顾我,我照顾你。我们所求的功利既然是合理的,我们所讲的仁义又是合理的,那我们的文化就是“合理”的。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我们常讲的管理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