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太监宣了旨,就让跟来的工部的人开始着手建牌楼,他这个钦差,领了命,得等牌楼建成才能回去复命。
孙里正连忙领着工部的人去种红薯的地里去,“各位大人,就镇外面不远,很近就到了!”
钦差太监也跟着过去,他总要实地看看,以后还要看着,也好回去复命。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到了作坊这边。
见有作坊,有点碍事,吴栋思当即示意,这一整片地最好划到一块,总不能就几十亩地,让朝廷封赏的牌楼盖在这么一小片地方上。
周围附近的几家也都不敢多说啥,沈颂鸣直接过去跟他们说,出了高价把地买下来,然后凑成了一百六十亩地,一直从熊儿河边,到太平山下,连成了一片。
这是公然划地,但没人说啥,朝廷的牌楼事大。裴芩又不是强占田地,给了银子买下来,还比他们那田值得价儿要高,再在别的地方买,还能多买两亩。
然后牌楼的位子就定在了大路靠里,坐北朝南,就在作坊旁边不远。这边地里因为种了秋红薯,收了红薯的地里光平平干净净,正准备天稍暖和点就种上春黄豆的,如今也不用毁了麦子,直接就可以开建了。
吴栋思把钦差太监安排住在太平镇,交代裴芩和孙里正好好招待。
不过沈颂鸣在这,吴栋思也没啥好担心的,反正封赏是板上钉钉了,这下可谁也抢不走了。
众人都没有想到,事情出现了这样的转变,这转变也太大,也太让人……想嘲笑老裴家了。
老裴家的人是灰溜溜的回了村,还得感谢裴芩姐弟也姓裴,是老裴家这群烂竹子里面长出的好笋苗子,能让他们也沾了光,得见了朝廷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