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读书人的事情(2 / 2)

杨牧看着他慢慢吞吞的样子,有点嫌弃。一挥手,手下生风,将地上的典籍全部都托了起来。再一挥手,那些典籍便整整齐齐的落回到了书架上。

鸠摩智看到这一幕,不由自主“咕咚”的咽了一口唾沫。他还没见到过,对内力掌控力度这么强悍的人。

鸠摩智感觉自己不一定能够在此人手下走过十招,想到这里,他连忙解下自己蒙在脸上的黑布。

“小僧今日多有得罪打扰,杨先生勿怪,改日再登门道歉,告辞!”

话音刚落,整个人便快速向后掠去,急切的想要逃离此地。他不知道杨牧会不会突然出手,也不敢保证一旦杨牧出手,他可以从其手下逃出来。

杨牧看着向外疯狂逃窜的鸠摩智不禁哑然失笑,转了转眼珠子,一挥手,一枚石子出现在手中,一‘拈花指’将石子激出。

逃出几十米之外的鸠摩智只觉得腰椎一麻,双腿一下子不受控制失去了知觉,扑倒在地。

杨牧踏前几步,出现在鸠摩智面前。

鸠摩智面带死灰,看着笑意盈盈的杨牧,眼眸里尽是绝望与后悔。

早知道,今晚就不应该来曼陀山庄,也不该想要到琅嬛玉洞里面瞧一瞧。

早知道,刚刚发现不对的时候,早一点跑了。说不定,有机会可逃出去。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杨牧提住腰带,像拖死狗的毫无尊严的被拖了进去。

“国师大人,你说你跑什么呢!”杨牧像丢垃圾一样,将他丢在地上。

一挥手,两道指力透出,击打在他胸前的穴道之上,这下子,他可是除了脑袋,一点也无法动弹了。

杨牧在他惊恐的眼神里,在他的胸前摸了摸,果然不出所料,摸出了一本‘火焰刀’。

‘火焰刀’这本功法是鸠摩智独有的功法,其中的一些理念有刻意借鉴的地方。

杨牧当着鸠摩智的面,看得津津有味。

而鸠摩智此时一动也不能动的躺在冰凉的地面上,慌张的只能等待着杨牧的发落。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鸠摩智胡思乱想之间,额头上的汗珠滴滴哒哒的往下滴。

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人彻底掌控的感觉一点都不好。

往日里作为吐蕃国师高高在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意掌控别人的生死。如今被别人掌控了生死,这种巨大的落差,还有内心当中惶恐的滋味儿,那就甭提了。

杨牧津津有味的翻看着火焰刀的秘籍。

鸠摩智怀里的这本秘籍,其运功路线以及武功心法都比较全。

总体来说,火焰刀也是属于一本独特的内功运转方法。可以将内力凝聚着手掌的边缘,以手为刀,然后将掌力凌空打出。

蕴含了内力为刀的掌法,从某些方面来说,比之六脉神剑,都要显得逆天一些。

鸠摩智对于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渴望,也是因为六脉神剑是当时唯二存世的,能够将内力凝聚打出体外的功法,而另外一种则是大理段氏的一阳指。

为了能够将火焰刀的修炼更上一层楼,借鉴其他的功法作为参考,那就成了必要的选择。

看完之后杨牧倒是有些理解鸠摩智,为了六脉神剑不惜跟大理段氏结下仇怨。

换位思考,若是杨牧自己,这种情况他恐怕做的要比鸠摩智是还要极端。

等看完之后,杨牧手中一挥。火焰刀的秘籍立马消失不见,出现在了空间当中。

脑海中的提示让他知道,收集的武功秘籍的数量再次加一。

看着杨牧似笑非笑的蹲在自己面前,鸠摩智的内心紧张到了极点。不知道杨牧究竟要怎么对待自己。

“国师大人,你不好好的在吐蕃国待着,怎么跑到大宋这里来了?”

“小僧不敢欺瞒,这次来到大宋,是为了祭拜我的好友,慕容博老先生。”

“你说你祭拜就祭拜吧,跑到曼陀山庄又是怎么回事?”

鸠摩智眼见实在是躲不过去,只好心一横,说了实话。

“小僧虽然贵为吐蕃的果实,但实际上还是一个江湖武者,对待武功肯定是见猎心喜。

这次要去参合庄路过这边,就想着做个梁上君子,到曼陀罗山庄,琅嬛玉洞瞧一瞧。

毕竟读书人的事情,不能说是偷。”

杨牧撇撇嘴,这理由可真够强大的,还读书人的事情!你以为你是孔乙己啊!

不过杨牧还真没打算把鸠摩智怎么着,捉住他也只是为了逗逗他罢了。

杨牧手掌在鸠摩智身前拂过,掌力透射而出,“啵啵”两声轻响,鸠摩智身上的穴道就被他被解开了。

虽然恢复了自由,鸠摩智并不敢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害怕引起杨牧的误会,以免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只不过,鸠摩智一脸疑惑的望着杨牧,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杨牧挥挥手,“你可以走了。”

“啊?!”鸠摩智一愣,“小僧真的现在就可以离开?”

“怎么,听你这意思,你还有点不愿意啊!”

“没有,没有。小僧这就离开!”

说着还朝杨牧行了个礼,这才慢慢的离去。

毕竟,只要杨牧愿意,不管他鸠摩智跑得再快,也会被人家给拽回来。

既然如此,又何必慌慌张张的离去。

给自己留一份体面,留一份尊严,如此才不会辱没自己吐蕃大国师的身份。

鸠摩智内心憋屈的想到,自己给自己找一份安慰。

等到好不容易走出琅嬛玉洞之后,鸠摩智才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深深的看了一眼背后的洞口,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太恐怖了。

江湖上传言,曼陀山庄只剩下一武功平平的寡妇,看来传言不实啊!

暗地里,人家的家里还是很瓷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