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委屈,必须说出。得到一点儿理,必须再争上三五分。
这就是袁野!
“妈——你咋还赖上‘狮子哥’了?这些闲话你都是听谁说的?”
“你别管!苍蝇不盯无缝的蛋!挺大个人了,自己寻思去吧!”
其其格说完,不再搭理儿子了。
袁野发现妈妈的势头明显弱了,就大喊道:是谁的嘴里吐不出象牙?怎么这么欠儿呢?如果知道是谁的话,我非拿用胶带给封上不可!看看还成天胡咧咧不!
恰巧大莲子走到小院门口儿,听到院里的吵吵就没往里进。大莲子是来给送柳蒿儿的,她今天弄的多,知道大姑父袁振富爱吃,回家洗好了又要给送了一些。她在门口儿听了一会儿,刚想进来劝说一下,正好听到袁野最后这句话,赶紧停下脚步,下意识地捂着嘴就转身跑了。
…………
阿尔斯楞绒毛收购场已经建起来了,其实,就是在原有学校建筑的基础上加以简单的改造。彩钢瓦的房顶,铁栅栏式的围墙,在蓝天白云下、清水翠树间特别醒目。虽然规模不是很大,却为小小的村庄增添了现代“企业”的气息。这个收购场,完全是阿尔斯楞外出打工挣钱后回乡的创业项目,且没有从家里要一分钱。
阿尔斯楞比袁月亮大一岁,都是躲过“80后”尾巴、抓住“90后”犄角的人——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蒙古族小伙子,总是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又时刻透出一种热情向上的力量,当然,暗藏着的见火就着的臭脾气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只是这些年在外打工闯荡,尖锐的棱角被磨得差不多了。此时,他正指挥着几个工人在做最后的工程扫尾——卫生清理。
阿尔斯楞对一位工人说:山子哥,那边砖头儿都捡走,对。还有,大门口儿要扫干净,过几天挂牌要来客人的……
“放心吧,这点活儿对我们来说,那就是张飞吃豆芽儿——小菜一碟儿。一定打扫得一根草棍儿都不会有。”王山子憨笑着回答。
王山子,高高瘦瘦的,是那种干吃不胖气死人的魔鬼身材。他是十里八乡都闻名的赌徒“快手王”王守会的儿子,万幸的是,他没有“子承父业”爱好耍钱,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为此,曾得到包牧仁的垂青,有意招他为女婿,最后还是因为担心王守会的“流毒”影响,最终放弃了。如今,王山子在家务农,已而立之年,并取妻生子了。
王山子和阿尔斯楞的姐姐阿茹娜是同学。为人特别实在,这一点让阿尔斯楞非常信任他。关于王山子的实在,月牙河村的“江湖”中还流传着他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实行六年制,五年级就该毕业考初中了,王山子学习不上进,不打算往上考了,所以别人热火朝天的学习,他是埋头苦睡。有一次上午课堂上正睡得香呢,阿茹娜把他捅醒并悄声说“放学了”,王山子起身就往外走——不背书包是他的常态。当时,老师正在黑板上写题,发现王山子径直出了教室,立即就愣住了。出了班级后,王山子才意识到没有放学呢,再返回教室也不好意思,干脆将错就错,一溜烟儿就真回家了。阿茹娜吓坏了,一是怕老师批评,二是怕王山子“报复”。下午上课,王山子像没发生任何事儿一样,照常走进教室,照常不耽误睡觉,阿茹娜的心才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