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阿尔斯楞的创业之基(2 / 2)

乌兰图雅站起身子,用拳头捶着后背。

…………

阿尔斯楞决定进军绒毛产业还有一个原因,当然这个因素在整个大决策中占比较小,只能算是一线希望和一种砝码。那就是来自袁野的保证。

袁野曾向他打保票:我的好哥们儿——“破斧子”苏合就是干绒毛收购的,你知道,小时候我俩总跟在你后边儿,你还不爱搭理。我俩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是同学,感情好着呢。别看他学习不咋地,长了一身没有用的肉,没考上大学,没想到靠倒腾绒毛发了小财儿,现在不但有车有房还有媳妇了呢。这浑小子,我一声令下,肯定把收到的绒毛送咱这儿,而且会拉来好多小贩子。

“能行?”

“你懂几个——你当然比我懂的问题多,但是你不如我懂苏合。再说,他爸是谁?一村之书记,他要是支持了,你的事业还能差喽?到时候数钱都能数到手抽筋,赶上阴天下雨,我还得帮你去晾晒去,不然都容易捂长毛喽……”

“去你的吧,没个正形儿。”

袁野的话虽然多,特别是平时说的很多都是不着边际,可是这一次说的还真让阿尔斯楞觉得句句有道理,更坚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心。

…………

袁野提到的苏合并不姓苏。“苏合”是蒙古语,意思是“斧子”,也许爸妈是希望他像斧子一样披荆斩棘、所向无敌吧。至于苏合姓什么,月牙河村真的很少有人知道。尽管他爸爸特木尔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但是大家都习惯称他为“铁书记”“铁叔”“铁哥”,当然,他不是姓“铁”,而是“特木尔”在蒙古语中是“铁”的意思。

于是,这块铁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铁桩”,继承了“铁”字;小儿子叫“苏合”,用“铁”打造的斧子。所以,袁野有时才会管苏合叫“破斧子”。

苏合与袁野同岁,可能生日上还大袁野几个月呢,可是袁野这家伙从来不承认。苏合性格柔和,没脾气,加之身材较胖,一看就是“小面瓜”造型,袁野在他面前总是以大哥自居。苏合并不计较,总是乐呵呵的,他认为“牛大马大值钱,人大不一定值钱”,谁是哥谁是弟又有什么区别呢?

苏合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倒不如来点儿实际的抓钱得了。特木尔倒很支持儿子,认为靠自己的努力挣钱,而且走的还是正道,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