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0。 评论:0。 点赞:0。 最后一段,全诗的主旋律一样不一样终于有了定论,可这段,晨阳的微播却像是刷起来的一样,没有人评论,没有人转发,没有人点赞。 220万人围观。 220万人沉默。 一分钟。 两分钟。 三分钟。 五分钟。 时间仿佛陷入了静止。 但很快,一个燃点就爆发了。 也不知谁竟然转发了微播,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转发的人越来越多。 五百转发。 一千转发。 一万转发。 五万。 十万。 二十万。 五十万。 一百万! 与此同时,点赞的人数也上来了。 五万。 十万。 十五万! 五十五万。 一百万! 阅读量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增长,因为从刚开始,这里就是以倍数的形式增长着。 评论区。 粉丝们也从震惊中回过神了。 “挺晨阳!” “这首诗写的真是绝了!” “没想到阳神还有这样的一面。” “家里有亲戚是当部队上的,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但这首诗真的打动我了!” “是啊,军民鱼水情,难道不应该互相体谅吗?人家缉毒警殉职家人其实已经够伤心的了,为什么还要在别人伤口上撒盐?” “真不知道那些辩论一样和不一样的人哪儿来的逻辑,如果一样,你会明知道是坏人第一个冲上去吗?会在抢险救灾冲到前面吗?” “不吹不黑,我觉得其实没必要夸大,但也没必要遍地,就像是阳神诗里面写的,一样的人辉煌,那既然是一样,为什么人死了,还要谩骂?” “闭嘴吧大家,不要再骂了!” “请还死者一个安静。” …… 新闻上。 《咱当兵的人》成了媒体们关注的热点。 【晨阳现代诗讴歌军人!】 【晨阳新作:咱当兵的人新鲜出炉】 【初一歌颂军人为哪般?小编带你看真相!】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来来来,诗中告诉你!】 【军民鱼水情?用一首诗告诉你,军人和普通人的不同与相同!】 【为了老百姓,紧握手中枪,初一年度硬刚!晨阳VS各路战士黑!】 【震惊!晨怼怼竟然也有如此正义的一面,妹子们,你们的老公有新作啦!】 …… 微播。 殉职缉毒警家属声明书评论区。 晨阳粉丝赶来和黑粉们开始撕逼了。 “草!” “看到阳神特意写诗赶过来的。” “真是服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喷子?” “人都已经不在了,竟然还有心思来这儿喷,不管怎么样,死者为大好吧。” “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得,就算是有个别警察不好,让你们受了气,但至于把这口怨气发泄到死者身上吗?” 喷子们也不示弱。 “切。” “晨阳狗!” “什么都不知道就过来BB。” “难道警察们都是好人?我们为什么骂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不作为!” 粉丝们回击。 “但那也不是全部。” “死者为大,不懂啊。”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人哪儿来的优越感。” 骂战。 口水仗。 辩论赛。 一时间,网络被晨阳搅动得天翻地覆。 微播转载。 贴吧转载。 论坛转载。 官媒转载。 娱记转载。 顷刻间,这首曾经流行在大街小巷的歌曲以它独特的魅力再次绽放了光彩,成为年初一各大媒体平台上最活跃的一份子。 …… YN殉职缉毒警家。 徐晓兰端着刚煮好的米线走到妹妹面前,“晓慧,吃点儿吧,老穆他已经走了,你得好好爱惜自己,不能连你也垮了啊。” 妹夫离开的事情实在太突然了。 直到现在,她都没有办法接受,那个从高中就开始追着妹妹屁股后面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男人已经彻底离开了妹妹。 今天凌晨她和丈夫从医院把已经醒来的妹妹接回来后,她就一直守着,劝着。 可不论她说什么,妹妹始终还是一副呆滞的样子,不吃不喝,甚至连小侄女都不去看。 擦了擦眼泪,徐晓兰继续道,“晓慧,你得坚强,你还有孩子,他已经没有爸爸了,你还能让她没有妈妈吗?多少吃一口吧。” 徐晓慧动了动眼珠子,好半天,她才沙哑着嗓子问,“姐,老穆,他真的回不来了吗?” 徐晓兰咬着牙,“晓慧,你应该知道,像咱们做了军嫂的,就得时时刻刻做好这个准备,老穆他是英雄,他会活在咱们心里。” 徐晓慧把眼珠子又放到了正前方,有气无力道,“老穆他昨天和我说,今儿要去给爸妈拜年,他还说,2月份的时候带着闺女去游乐园,你说,他会不会真的忘记了?” “他那么忙,有时候出差蹲点儿的,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人,我要不打电话给他提醒提醒?姐,你说我要不要给他打个电话?” “我给老穆打电话,他会不会嫌我烦啊?以前他追我的时候从来不嫌我烦,可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了,他会不会嫌我啊。” “你说,他们中队这次除夕都不放人,会不会给他们吃饵块?老穆那个人特别爱吃饵块,吃不到就觉得这个年没过,你说,我要不要给他送点儿?” 徐晓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晓慧,吃点儿吧,老穆他不希望你这样。” “老穆他……”徐晓慧痴痴呆呆的看着地板,“怎么就走了呢?他怎么就舍得丢下我和孩子?姐,他怎么就那么狠心。” “是啊,他怎么就那么狠心呢。” 徐晓兰的眼神暗了暗。 其实,她真的很想劝妹妹说老穆是大英雄,他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牺牲,是值得家人骄傲的,国家和人民也会记着他感谢他的。 可现在,她却说不出口。 妹夫走了还不到一天,现在网络上的骂声就已经让她怀疑妹夫到底是不是做了件有意义的事,而自己的丈夫又是不是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国家铭记? 人民铭记? 真的是这样吗? “妈,妈,你快过来,有人给我爸还有姨夫写诗了。” 正在沉思,女儿张凡凡的一句话让徐晓兰回过神来,她赶忙走到客厅,女儿正在电脑前。 PP空间开着。 日志上面是一篇不知道从哪儿转来的诗。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风采在华夏国的旗帜上飞扬。 咱当兵的人。 就是这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