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宇摆了摆手,语气颇为轻松,如今的袁绍,依旧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了不几天了。
“袁绍如何应对,不难分析,无非是继续坚守之策,若袁绍真行此计,我军不出三个月,便可拖垮对手,兵不血刃拿下邺城。”
荀攸对此,十分自信:“若放弃防守,行险一搏,袁绍能做的,唯有全力清剿孤军深入的并州狼骑,然而奉先将军岂是易与之辈,就算一着不慎,也可仗着骑兵的机动优势,从容撤退。以攸之见,袁绍唯一的生机,不在冀州,而在陈国。”
这一通分析,听得在场众人如痴如醉,仿佛眼前的迷雾都被拨开了一般,思路也变得清晰了许多。
一时间,大帐中诸人又陷入了思索之中。
其实他么根本不知道,走一步算十步的郭嘉,早已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离开冀州,亲自前往兖州主持大局,目的就在于为陆宇解除后顾之忧,让袁绍找不到任何外援来救场。
“公达之言大善,若此时我是袁绍,既然固守之策已不可能,那么主动出击便是最好的破局之法,而以袁绍麾下谋士之能,恐怕也极有可能抓住我军弱点,而大做文章,不得不早作提防。”
沉默片刻之后,陆宇再度开口。
其实一开始,陆宇与郭嘉和荀攸的盘算,都是希望能与袁绍军直接一决雌雄,一战定胜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的事情,没有谁能够全盘意料得到,局势瞬息就变幻万千,复杂得让人头秃。如今优势在手,陆宇当然想避免伤亡和损失。
“光看田元皓为袁绍制定的这条稳守之策,便知其眼光深远,判断准确,奉先的奇袭换了我等,恐怕亦难以预计,因此此时战况绝非对手谋划不周,郭公则、审正南等人皆为智谋之士,以目下形势而言,主公所言便是最大的可能。”
荀攸闻言,亦是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倘若冀州要对我军进行还击,选点又在何方?”
赵云看着地图,忍不住开口询问,脸上也是一副深思的表情。
己方现在的优势虽是事实,可在用兵之间这一点优势还不足以决定胜负,一旦谋划不周,说不定原本的胜势,也会被敌人瞬间翻盘。
历史上有过太多这样的战役,不得不让人心中警醒。
“田元皓当日布局所设防线,当以邺城为首,清河黎阳为腰,南皮收尾,如今南皮、清河、黎阳,不是已经落入我军手中,就是受到我军监控,倘若出兵攻击,所指必是我军薄弱之处,骁骑将军的并州狼骑,便是首当其冲!”
荀攸指着地图,表情凝重,显然他早就知道了对方最有可能进攻的地方。
说完这句,荀攸又继续开始分析:“大战开始已有数月之久,黎阳城下亦曾有过一场大战,故而虚张声势之法恐再难瞒过袁军耳目,邺城驻有冀州精兵三万,还有大戟士这等精锐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