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要荇来怎又是葵?
波光粼粼,老柳树在水面划出长长的一条线,满载五人的欢声笑语和梦想,离织衣部越来越近了。
危岩如墙,以此为城,盈盈流水到了此处蜿蜒而过。在两座山石之间有一丈来宽的缝隙,小径通幽,勾连着织衣部内外两个世界。裂缝正当中处用粗大的原木搭建了一类似城门般的隘口,隘口上构建了一座楼阁,以作瞭望及防御之用;隘口以原木栅栏为屏障,晨钟时开启,暮鼓时关闭。
城门外便是由一块块坚硬岩石在流水年年月月地洗刷下,自然形成的广阔平台了。平台上,三两株老树发新芽,四五只燕雀报春来,与环境相衬,倒是别具一番丰韵。老树下,坐老翁,一杆鱼竿伸水心,优哉游哉的,很是安逸。除此之外,浅水处浣洗衣物的妇人,架罾的渔夫,捞取荇菜的妇人,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城门附近,消遣着这恬淡的春日时光。
驾着“艨艟”老柳树的姬兴等一群人,望着眼前的这一切,一个个脸上笑得稀烂,跟喝了三斤野蜂蜜下肚一般。
织衣部的人穿的是真正的衣裳,多是土黄色,虽谈不上有多华丽,但有种明显的植物纤维质感,有些衣裳内大概是填充了木棉,看起来柔软又暖和,也不臃肿。兽类皮毛也采用了一些,多缝制在领帽、袖口及手肘部,以之保暖且耐磨损。
打渔的工具也与灰石部不同。竹篾与苎麻做成的罾样器物,就这般沉入水中央,片刻后再抬起来就能捕获到鱼;浅水处,也有用竹篾制成的斗、箕类器物,顺着水草铲将过去,黑鱼就在那扑棱;至于钓叟的闲适就更不用说了。
“几位尊客是哪个部落的呀?”织衣部之人自然也看见了这风尘仆仆的五名青年,有人高声问询。
“山野小部,灰石部……”姬阳答道。
“咦,没听说过……来者是客,欢迎啊……”
“多谢多谢。”姬阳拱手道。
随后,场面冷清了下来,织衣部的人继续忙活自己的事物去了,时不时有那么一双眼睛,朝蓬头垢面的五人打量,目光更多时候落在他们披挂在身、有些褴褛,且从未洗涤过的兽皮上。这就像人群中丢进了几只猴子,好奇者有之,亲近者却无。这般被瞅得久了,五人脸上的笑容逐渐减少,最后变得僵硬,莫可名状的感到自己身上的寒酸与窘迫来。
“稳着点,不要慌,到了城里有了落脚处,咱们好生洗一洗,跟他们交换这么一身行头不就好看了嘛!”姬兴鼓舞道。
“是……是是……”姬阳等四人点头如鸡啄米。
很快,树舟就靠近了城门口,几人刚跳上岸,两名城门卫走上前来。门卫均是年约二十许身强体健的壮汉,手执两把飞叉。
姬兴对制作飞叉的用料很是在意,看起来硬邦邦的,非常锋利,绝非石制或骨质,不过初来乍到不便询问,以免犯了此处忌讳。
俩门卫对血气方刚的五人同样忌惮,一看就知道对面几名青年肯定是常年在野外搏杀猛兽的狠人,尤其对长着肉瘤、凶恶毕现的姬兴更是警惕,因其第一眼就望向两柄飞叉,又见对方似乎并无恶意,这才拱手道:“几位是来走货的,还是走婚的?”
“走婚也走货。”姬兴道。
“哦……”听到是走货,两人能够理解,附近部落常有,可听到走婚二字时又下意识的用眼角余光扫过姬兴脸上那坨肉瘤。很显然,对于姬阳等四人,虽穿戴寒碜了点,拾掇拾掇没准还真得阿妹阿姐儿喜欢,只是走婚从姬兴这样凶神恶煞般的人嘴里吐出来,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保不齐哪个阿妹阿姐脑子坏掉了,请尊恶神大晚上吓唬自己不成?
姬兴对于他们的举动视若不见,坦然道:“大概数月前,我等五人曾与贵族主母有过一面之缘,她曾言我等若到了贵部,可行地主之谊,安排住处。”
一听主母之名,门卫态度忙恭敬起来,对视一眼,似乎在记忆中搜索什么要紧的信息。其中一人想了想,说道:“五位尊客还请见谅,此事我二人委实不知,还请稍安勿躁,我等即刻去问询。”
于是,另一门卫点了点头,朝大门内快步跑去。
约莫一刻钟后,门内传来清亮的声音,语气里还带着些责备之意。
“哎呀,你们搞什么鬼,怎么才来,我都等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