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这鲫鱼可否卖我一条?”
他问,得到的回答却是让人失望。
老翁提着鱼笼上下打量了许知秋一番,摆了摆手:“年轻人,我这鱼不卖。”
许知秋也不清楚老翁是真的不想卖还是有意提价,便又试探性地说道:“便是价钱贵些也不打紧,这冬月里能够钓出如此肥美的鲫鱼,理应该多加些银钱。”
谁知老翁再次摆手:“年轻人,我这鱼不论出多少银两都不卖。”
既是不卖,那应该就是自己要留着吃的,许知秋心中这般猜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道了句打扰就要转身离开。
可是刚要走,身后老翁却又叫住了他。
“年轻人,你可曾读过书?”
读书?许知秋没想到老翁会突然问起这个,回身怔了一下后点了点头。
“读过。”
确实是读过的,虽然在这个世界里,许知秋自幼便在青阳宗修炼,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在另一个世界,却读了整整十六年书,所以说读过自然是不错的。
老人听他如此说,面容上便多了几分笑意。
“既然是读书人,那应当会作诗。”
老翁抬高鱼笼道:“你且在这里作首诗,不论好坏,这两尾鲫鱼便赠予小公子。”
许知秋闻言有些奇怪,不明白老翁这是何意。
竟然要诗,不要钱。
可是自己哪里会作诗?
老翁见他不吭声,便又笑着说道:“若是小公子不愿,那这两条上好的鲫鱼便要被老汉我带走了。”
说罢,还真要划船离开。
“船家且等等!”
许知秋赶忙出言阻止,虽然不清楚老翁为何要做这样的交换,但交换的条件也并非难以完成,而且他已经想到了办法,那么岂能让两条鲫鱼白白溜走。
老翁也不应声,就站在船前笑吟吟地提着鱼笼。
许知秋想了想,决定用以前背过的古诗来与老翁交换。
说实话,作诗这件事他是不会的,可背诗倒是可以的。
稍作沉吟,许知秋想好了要背哪首诗,于是对老翁说道:“船家,既然你愿意用两尾鲫鱼来换诗,那晚辈就作一首好了。”
许知秋微微提气,模仿读书人的神态开始诵念古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的诗,《江雪》,许知秋背得很熟,诗里面的景色倒也和眼前相似,孤舟,老翁,垂钓,冬雪……只是意境有些不太相符,毕竟柳宗元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是为了抒发政治上的失意和苦闷。
不过许知秋也不管那么多了,总之诗是作出来了。
渔船上,老翁在听完《江雪》这首诗后,久久都不曾回过神来,似是在细细品味。
渐渐地,老翁略显浑浊的眼眸越来越明亮,仿有火炬藏于其中。
“好一个独钓寒江雪!”
“妙啊,妙啊!”
老翁站立于渔船间放声大笑,笑声中有着遮掩不住的喜意,紧接着,老翁又将手中的鱼笼递向许知秋,没有半点不舍的样子。
“小公子真是大才!”
“这是两尾鲫鱼,你且拿回家去,若是日后还想吃鱼,可尽管来鱼龙江找我,不论是什么鱼,只要是这江里有的,老汉我都可为你钓来!”
说罢,老翁也不待许知秋回话,挥动船桨,沿着江面向远处驶去。
许知秋微愣在原地,倒是没想到老翁会有如此反应。
“不愧是河东先生所做的诗!”
“果真是好诗。”
“今日用先生的诗换了两尾鲫鱼,他日自当为先生多拜两柱香。”
拎着鱼笼,许知秋对那位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前辈道了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