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我有一计,可撇清尔等的嫌疑(1 / 2)

而王英的名头,太湖四杰也有所耳闻。

他们知道王英在梁山的地位,大概也就是中等而已。

王英既然能到这么多金银,那么他们太湖四杰若去了梁山,也能分一杯羹啊。

只是不去梁山这番话,他们方才已经说了,此时也不好反悔,因此他们只得熄了心思。

一刻钟后,太湖四杰便在这榆柳庄开了场酒宴,来招待王英和扈三娘。

酒宴之上,王英向太湖四杰询问方腊之事。

太湖四杰便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一一相告。

原来那方腊自从在睦州起义后,只占了附近几个州府,然后便沉寂下来。

今天看到方腊派了这两个手下,竟然都跑到太湖来了。

所以猜测这方腊恐怕是一边在招兵买马,一边在韬光养晦。

几人觥筹交错,又谈到造船之事上来。

费保等人称王英要造的船,颇有一些难度。

因为王英要求船上要求火炮,可以随时进行攻伐。

但制造火炮的人才难觅,往常太仓一带打造的巨船,都是普通的商船,能有几人会这个?

费保言至于此,王英微微一笑道:

“这个好说,你等先按战船来打造,制造火炮的人才我去请。”

不用说,王英心中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轰天雷凌振。

前番王英曾经与其结交,如今已经混得熟络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凌振和神医安道全、兽医皇甫端一样,都属于特殊人才。

在水浒最后一场征方腊之战前,凌振、安道全、皇甫端等人都留在东京,因而活到了最后。

只要自己以后找个由头,将这几个人一起拉拢过来即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费保忽然眉头皱起,啊呀叫道:

“瞧我,见到二位太过高兴,竟然将一件要紧事给忘了。”

“方才那两个摩尼教徒曾说过,方腊知道他二人来至此地。”

“如今他二人身死,方腊早晚得知,必然会派人来这太湖查探。”

“如此,太湖怕是待不了了。”

费保这么一说,旁边的倪云、卜青、狄成三人也不再喝酒,有些愁眉苦脸起来。

王英见此,便放下酒碗,呵呵笑道:

“几位莫要忧心,这两人是我王英所杀,那么收尾的事自然由我王英解决。”

“我有一计,可撇清尔等的嫌疑,保准那方腊查不到这榆柳庄。”

“等吃完酒宴,我会将尸体带走处理。”

费保见王英如此说,顿时觉得王英做事稳妥,值得结交,于是又道:

“我兄弟四人深感二位义气深重,不若就此结拜如何?”

另外三个好汉也齐齐点头。

他们已经见识到了王英和扈三娘的手段,又听闻王英愿意解决问题,也觉得王英可以结交。

但是王英却轻轻摇头道:

“非是我王英不愿,而是时机未到。”

费保本来见王英摇头,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但又见王英说“时机未到”,不由困惑起来。

“时机?什么时机?”费保为王英满上一碗酒,询问道。

其实水浒中最后一场聚义,乃是榆柳庄小聚义。

聚义者七人——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再加上太湖四杰。

王英若是现在与太湖四杰结义了,等于顶替了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