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家都不说话,这场面有点尴尬啊(1 / 2)

这是戴宗第二次来蓟州,与上一次相比,身边多了李逵和王英两人。

戴宗扮作主人,李逵扮作仆从,王英扮作书童,三个人找了公孙胜两日。

第一日,三人绕着城,从城南找到辰东,从城东找到城北,从城北找到城西,最后再找回城南。

一路找一路问,竟无一人识得公孙胜。

第二日,三人改变了策略,不绕着城找了,而是去城中的小街狭巷里寻人。

本以为在这市井之中,能有些收获,但夕阳西下,三人依然一无所得,不禁大失所望。

夜晚,几人回到客店休息。

王英回到房间先洗漱完毕,但心却噗通噗通的跳,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这两天与戴宗李逵找人,王英就有些心不在焉。

我这是怎么了?

莫非这蓟州克我?

不至于不至于,我记得水浒里蓟州没什么大的剧情啊。

打曾头市,青州三山,东平东昌府,这些才算是大剧情吧。

唔,不对,可能与大剧情关系不大。

因为此前的江州劫法场和三大祝家庄,都是水浒里精彩的大剧情,但自己并没有出现这种心悸的现象。

怪哉!

莫非这是男人的第七感,有事要发生?

王英的大脑有些混乱,他忽然想起公孙胜传授过的一道口诀。

于是他便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起来。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

念完之后,王英心中的那种不安之感,逐渐被压了下来。

这时李逵和戴宗进了屋,见王英躺在炕上,笑道:

“王英兄弟,这么早就休息?”

王英睁开眼睛,看向他二人,点头道:

“貌似是这几日吃坏了肚子,不知怎滴,总感觉有些不舒服。”

戴宗坐到床边,安慰王英道:

“或是水土不服所致,又或是气候不宜的原因。”

“我上次来此寻公孙先生,乃是夏日,而如今天气寒冷,的确让人有些不适应。”

戴宗是江州人士,久居江南,自然不曾领略过这蓟州的苦寒。

而李逵却坐在一角,颇为烦躁。

显然是因为这两天没有公孙胜的一点线索,李逵有些不耐烦了。

戴宗瞧见这一幕,骂道:

“铁牛,你噘着嘴作甚?看你那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李逵见戴宗询问,便脱口而出道:

“这个乞丐道人,不知鸟在哪里!等俺见到他,便揪着他脑袋去见公明哥哥!”

戴宗闻言,当即喝止道:

“铁牛,住口!”

说完戴宗便拉住李逵的胳膊,低声道:

“在徒弟面前骂人家师傅,你怎如此口不择言?!”

戴宗的一番话立即点醒了李逵。

因为公孙胜下山太久了,李逵差点忘了公孙胜是王英的师傅这件事。

于是李逵低头向王英赔不是。

“嘿嘿,王英兄弟,你莫见怪啊,刚才是俺铁牛嘴臭,心里话哪能随随便便说出口啊。”

看着李逵憨厚的笑容,王英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因为王英对自己这个便宜师傅玩失踪,也有些不忿。

走了这么久,一封信也没有,他怕是都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徒弟吧。

而戴宗看李逵道歉,便告诫道:

“铁牛,你以后莫要如此抱怨,如若不听我言,我再教你吃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