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七月中旬,未到八月,哪来的桂花糕?
刚出城外,王英拍了拍李逵的肩膀道:
“铁牛兄弟,你驮累了吧,这次换我来驮。”
李逵摇头道:
“驮一个四五岁的孩童,累甚?”
“咱们快些走,不然他们追来,我们还没完成任务,军师免不了向公明哥哥告状。”
说罢,李逵转身便欲狂奔。
然而王英一把拉住李逵的胳膊道:
“铁牛,听我一言!”
“我今番跟你出来执行任务,但只是帮你把了把风,等以后公明哥哥问起,我实在无言以对。”
“便让我帮你驮这小衙内一程,到时候回了山上,我也算有点苦劳可以拿来说啊。”
李逵听王英这么一说,觉得有几分道理,便将小衙内放了下来,递给王英道:
“王英兄弟说的有些道理,俺铁牛怎可让你面上不好看,你驮着这小衙内便是。”
王英接过小衙内后,便将其背起,然后冲李逵笑道:
“铁牛先行。”
“我背着小衙内走慢点。”
于是李逵在前面走,王英则依旧走在后面。
二人的目的地是离城二十里外的一处树林,等到了地方,李逵便会按照吴用的指令,将小衙内劈成两半。
所以王英想要做手脚,只能在这中途。
可惜三娘不在这里,否则两个人互相配合,要更方便一点。
不过王英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因有二。
一是此刻三娘正在城里保护吴用。
二是他并不想让三娘趟这个浑水。
所以,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三娘都不应该参与进来。
一刻钟后,王英驮着小衙内到了一处山坡转角处。
李逵只顾在前头奔走,王英故意慢下脚步,所以前头的李逵眨眼间便被山坡挡住。
趁这个空档,王英立刻翻上山坡,在一棵白桦树下掀开一排木板。
木板之下,是一个四尺见方的大坑。
这坑不大,是王英这几天踩点时偷偷挖的。
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挖这么大,反正勉强能装一个孩童就是了。
坑里还放了清水和馒头,以及一条薄被子。
王英迅速脱下小衙内的外套,然后把被子裹在他身上,便爬出坑将木板盖实,再将一些杂草铺在上面。
木板上留有小孔,空气不是问题。
出了坑,王英又迅速掏出腰间的葫芦。
“嗖!”
一个和小衙内差不多的光身孩童,出现了在地上。
只不过观其手脚,便知非人。
王英给这个假小衙内穿好衣服,便驮着下了山坡。
整套流程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可谓完美。
然而王英还是听到了李逵的呼喊声,这代表李逵已经发现他失踪。
“人呢?”
“哪去了?”
“怎么不见了?”
李逵神情焦躁,在这山坡附近大呼小叫。
王英赶紧从山坡上跳下,擦了擦汗道:
“铁牛,我在这里。”
李逵冲到王英面前,狐疑道:
“王英兄弟,你刚才哪去了?”
“俺过了山坡一转头见你没跟上来,便回来找你。”
“俺找老半天了,你在附近的话,咋一直没回声?”
王英摸了摸鼻子道:“刚才内急,小解了一下。”
李逵笑道:“原来是这样啊,俺还以为你掉坑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