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表现得相当出色、让曹操感叹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赞语的君主,在鲁肃死后,其判断及战略布局却与之前大相径庭,可谓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本来孙权与刘备结盟,并助刘备壮大起来,是让刘备牵制曹操在荆州方面的军力,好让自己能够攻略交州,此目的达到后,刘备方一面稳守荆州一线,一面西进入川谋夺益州,而孙权一方则谋取合肥一城,以解除曹魏对自己都城建业的威胁(合肥距离建业很近,只需一员良将领二三万军,两三日就可以杀到建业城,以古代的通信条件,估计才收到敌军来犯的信息,就能看到敌军了)。
如果合肥能够顺利攻下,东吴自能继续谋取曹魏辖下的青、徐二州,届时蜀汉在西面和中部出兵攻打曹魏,东吴再从东面策应,如此的话,曹魏真是三面受敌,就是不被攻灭也会大伤元气。
只是孙权后来的战略全面改变,竟然要取了荆州全境以自保,再无攻灭曹魏,再与蜀汉决一高下一定中原正统的雄心了。
究其原因,可能与数年前孙权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一战有相当关系,此战东吴方面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合肥城中由张辽、李典、乐进等将率七八千人守御。
此战无论怎么看,都是东吴方面大占优势,就算磨也能磨死合肥中的七八千守军了,不过曹军主将张辽却是非同小可,竟然领着八百死士于凌晨之时直冲东吴阵营,吴军无备,被张辽八百死士左冲右突,杀得大乱,最后还被张辽领军撤退回合肥城中。
经此一战,东吴上下士气全无,就算在孙权的督战下包围合肥城十数日,也没法攻陷合肥,于是孙权见事不可为,决意撤军,自己领着吕蒙、蒋钦、凌统、甘宁等将在逍遥津北岸巡视,监督大军缓缓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