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恭敬不如从命,谢谢红罗嫂子!”亲兵说到底还是比传令兵,地位相对要高不少,也没那么紧迫赶回辽东。
回到辽东,几乎所有辽东郡的农民都参与了这次郡属田地的耕作,甚至因为人数太多,还安排不少人手向外开荒。
反正那些旧贵族家里的粮食不用完就变陈粮,甚至过期了。扶苏更愿意把这些粮食当做以工代赈的酬劳,发放给民众。
而知道公子扶苏愿意给他们明天发口粮,而且还把这些新作物的产量给他们三成,他们对这位秦国长公子还是充满感激之情。
加上被派来教导他们的是燕国的农家子弟,他们也天天有意无意的向民众提到秦国长公子仁厚,这个观点也渐渐深入人心。
农家子弟在公子扶苏的带领下,也渐渐明白了他们的基本盘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大臣,而是这些在田里面干活的农夫。
所以被公子扶苏派了带领农夫种田的时候,他们也心甘情愿的来了。
“乐先生,这个农作物和我们之前见的粟米完全不一样,真的能吃吗?”一名农夫对着旁边的农家学子说道。
农夫真的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而且是扁圆形状的种子。
但这名乐氏农家子弟也不清楚这土豆的作用,要不是公子扶苏带来的赵国农家子弟说这个土豆他们种过,产量惊人,并且很充饥。自己也认为公子扶苏这位不懂农事的人是在逗他们玩。
只不过他还是知道应该完成公子的命令,据说公子扶苏在原来赵国的几个郡都专门甚至了农官。
虽然燕国之前也有负责农业的吏员,可那终究是吏,负责农业的官员怎么想都是为他们农家所建立的。
现在这位乐氏农家子弟的愿望便是可以当上辽东郡的郡田正,不然辽东郡各县的县田正,总要得到一个位置吧!
毕竟辽东郡位处东北边,伏地辽阔。人口即使不多,但却整整有十三个县。
这个辽东居然在夏末时节,陷入了轰轰烈烈的种地运动,公子扶苏也带着望芝和亲卫们在各郡巡查情况。
按照扶苏的试想,靠着土豆的超高产量,之后分给农夫的三成报酬不仅仅能喂饱一家老小,甚至可以留一下给他们做土豆种子。
以后还要把土豆粉的方法兑换出来,交给农民们把土豆保存下来的做法,毕竟土豆产量是真的太高了,要是不提前保存,等发芽了就浪费了。
看着辽东现在比后世要温暖不少的天气,只能感慨这天气也是老天眷顾自己,以后世辽东的温度,夏末转秋种土豆绝对是亏本的。
可现在辽东的天气更像是华北平原偏南部的地区温度,甚至因为靠海,逼近淮河流域的温度气候。
土豆在这个时候种虽然早了一些,不过也大差不差,正好能在冬天来临前收获,让百姓们安心过个好年。
一脸兴奋的公子扶苏看着四处忙碌的农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直到有名传令兵快速来到这里,向扶苏半跪道:“公子,咸阳传来军令,要公子一个月后起身,前往齐国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