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赵直所说,这些百姓明明被他压迫的活不下去,亲手杀死他们自己的孩子,可那看着赵直的眼神却没有任何愤怒。
他们知道这个人是秦国的公族,身份和他们这些百姓天差地别,眼神居然还在敬畏这个已经被五花大绑的赵直。
“你害死了多少百姓,你知道吗?”扶苏无奈的看着场下的百姓,又愤怒的看着赵直说道。
“呵,这些贱民死活,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乃秦国公族,秦孝公之后,这些百姓死的再多,能抵得上我一条性命吗?”
赵直轻笑一声,抬头看着公子扶苏,他的眼神没有一点点悔意,就如他所说,他乃秦孝公之后,血统高贵的秦国公族,拿百姓的性命来衡量他的性命,是一种侮辱。
“文若告诉他,他治理这三年,死了多少百姓!”扶苏让已经粗略统计过人数的荀彧来告诉他。
“代郡一郡,因为饥寒而死之人六千多人,害死新生儿两千多人。”荀彧打开写着统计数字的竹简。
即使他已经对这个数字滚瓜烂熟,但为了显得更真实,荀彧选择选择了打开竹简来读。
这个数字人底下的百姓都有些心惊,他们终于对这个郡守有了些愤怒的情感,但发现刑场上的赵直还在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又低下了自己‘卑微’的头颅。
“我命令你们抬起头!”扶苏来到赵直身边,向下面的百姓命令道。
因为扶苏的身份更加高贵,原本低下头的百姓终于抬起头来看扶苏,可那眼神是一种迷茫,他们甚至都怀疑自己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赵直是公族没错,可他害死了你们同郡上下八千多人的性命,你们就不恨他吗?”扶苏指着赵直问道。
百姓们恨赵直吗?肯定是恨的,而且公子扶苏要斩杀赵直这件事,他们也支持,可这一切都不需要他们参与啊!
他们心里,赵直还是秦国高高在上的公族,而他们许多人却连姓氏都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扶苏的心里充满了心酸。下面的百姓明明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活,可他们因为习惯了贵族制度还是不敢去追求。
扶苏拔出那把秦王政赐予他的宝剑,之前扶苏用它杀赵直时,还是被躲过了。
“赵直,我来告诉你,你为什么必须死!”扶苏拔剑走到他跟前:“你在代郡不守秦律、贪赃枉法,作为郡守不能守护自己的郡县,你让治下百姓对秦国离心离德,更重要的是,你害死了八千百姓。”
宝剑在扶苏说完话的一刻,刺入了赵直的尸体。
随后扶苏转过头来,看着刑场下面的百姓:“秦国依秦律治国!赵直即使是公族,却害死许许多多无辜百姓,这就是他的下场。”
“而你们,你们是有权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不是贵族的附庸!”
“抬起头,你们能活得更好!”扶苏说这些话时,下面的百姓还是一脸懵然。
但也有少数百姓脸上开始有了希望,就像...就像上一年,扶苏在九原郡见到的百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