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国公之位 三年的时间能做的事情很(2 / 2)

唉,说一句酸溜溜的话,他这个首辅现在也快要成了摆设了,能仰仗的也只有资历了。要说能力其实他的能力也不差,之前能把姓魏的斗下首辅之位自己后来居上就已经能证明他的能力了,但是这耐不住横空出世一个杨云清这样的鬼才,能力那是没得说,虽说刚刚进入内阁的时候还有些青涩,但是这几年过去了,越发老练了,比起他们这些老臣也不差什么了。

而除此之外,杨云清他这功绩一个人就比得上满朝文武官员了,于文于武上面的功绩都没得说。他现在要是与之敌对,这可不会像斗倒姓魏的那个人那么容易,或许一着不慎还会落得个满盘皆输,连这首辅之位都保不住了。而现在若是与之交好,还能得到一个提携后辈的名声,而且想来等以后他致仕首辅之位让了杨云清后,也能与这杨云清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家族子弟入朝为官不管怎样也能得到些微照拂。

裴安听了朱首辅的话,不管怎样心里都是高兴的,而他也没有忘记这功绩是谁带给他的,现在有了成效自然是到时候该嘉奖一番了。

杨云清现在已经是内阁次辅同时还兼任户部尚书,朱大人担任内阁首辅,一向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裴安自然是做不出让他把首辅之位让出来的事情,这样会寒了老臣的心。而既然是不升官位呢,一般的赏赐对于杨云清来说又是太不足道了,这实在是配不上他做出的此番功绩。

想来想去,还是封爵来的好。旨意建平帝裴安已经拟好了,打算封杨云清为海国公,虽然没有封地,但是这国公爵位享受的待遇都是实打实的,而且国公为公爵第一等,这位份基本上等同于郡王,都是从一品的。而且这国公的含金量可是比郡王高多了,这皇帝的儿子是亲王,亲王的儿子是郡王,基本上都是承袭的,要是这一代当家的没有什么作为,在朝廷没有领差事,又与当今圣上不亲近,这从一品的郡王还比不得二品官员呢。

再者除去开国功臣外,本朝再没有封国公的先例了,相反之前两朝还隐约有削爵的意思,不少大臣也都以为以后圣上是不会再封爵了,所以杨云清现在若是被封为国公,这个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

建平帝裴安把这件事情跟内阁的几位大人说的时候,几位大人心里虽然震惊,但是也有一种或许是本该如此的感觉,毕竟杨云清此番立下如此之功绩,官职上不能升,赏赐又不尽心,的确封爵才是最好的办法。更何况现在陛下连圣旨都拿出来了,虽然还没有盖章,但是这用意决心可想而知。

内阁几位大人里,杨云清这会儿因为说的是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不便出声,而任次辅他与杨云清是师生,这在众人还有陛下眼里本来他与自己的学生之间关系就不一般,早就绑在了一起,这会遇上了有利于自己学生的事情当然也是不会反对的了。

而朱首辅并几位次辅,见陛下的态度,他们也自然不会反对,这事要是反对,万一这没能扭转陛下的心意还与杨云清结仇就不好了,毕竟自古以来断人财路都是招人恨的,这断人官路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朱首辅还是尽职尽责地提醒了一句道:“臣觉得此举甚好,只是还需要在早朝的时候跟诸位大臣商议一声,届时再下旨。”

裴安听着朱首辅没有反对的意思,对于他这个提议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的,本来就算是朱首辅不说,他也会在朝上跟诸位大臣说一声的,只是也只是说一声,大概跟通知差不多。不过现在朱首辅既然已经这么说了,他到时候态度是得要缓和一点,就装作让众大臣商议一下然后再下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