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没追查?”聂博文对叔祖父的质问略略有些不满,“我坐船一直往下,看到杜浩然那两个手下一路地在小船上叫喊,看那样子,杜浩然下了河,就没浮上水面,八成是淹死了,我这才打道回府。”
“八成?那还有两成呢?”聂如海又问。
“叔父。”聂仲昆开口为儿子说话,“杜浩然中了毒,又是北方人不会游泳,他生还的几率很小了。既然知道他活不了,咱们就没必要再追查下去,否则岂不是授人把柄,告诉别人杜浩然是咱们逼死的吗?上一次那是劫匪,是青楼老鸨,打死了还有个理由;要是杜浩然这事也让二皇子的人知道,咱们可就被动了。”
“这倒是。”聂如海想了想,点了点头,看着聂博文道,“叔祖父就是怕你跟那杜浩然有些交情,心软故意给他一条活路。博文啊,要记住,两人对敌,你不下狠手,那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叔祖父教训的是。”聂博文站了起来,恭敬地听了。
“杜浩然死了就死了,本来也没什么。就只是,月儿这事怎么办?”聂仲昆叹了一口气。他是真心疼爱聂微月。
屋子里都沉默下来。
这屋子里,对于聂微月的寻死觅活,除了聂仲昆,谁也不以为然,便是聂博文这个做哥哥的也不例外。在他们看来,杜浩然之所以离开聂家,全都是聂微月造成的;现在聂家落到这么被动的局面上,也是由聂微月引起的。她已给家族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这样的祸害,不处罚她已算好了,没有个为了成全她的“爱情”就劳师动众,陷聂家于危险之中的。
聂仲昆也意识到自己这话不妥,赶紧补充一句:“我是怕老太太那里不肯消停。”
“大嫂那里,我去说。”聂如海沉着脸道。如今聂家风雨飘摇,岂能容这些妇人瞎胡闹?原来之所以同意聂博文那样做,只是因为聂家不能放杜浩然走。如果能把他留住,慢慢用柔情软化他,让他继续为聂家服务,那是最好不过。但现在事情已发展成这样,就不容这些妇人再胡闹下去。
聂仲昆点了点头,环顾了屋里一眼:“大家还有什么别的事?没事就散了吧。”
聂如海正要站起来,却见到一个门房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帖子,脸色又紧张又兴奋:“老、老爷,靖安王求见。”
“谁?”聂仲昆还所自己耳朵听错了。
“靖安王。”
“什么?”听清楚这三个字,屋里的人全都站了起来,满脸惊异。
靖安王,即是镇远大将军,当今皇上的哥哥瑞王的小儿子。本来他不是世子,不能袭爵,却因小小年纪就战功赫赫,被皇上破格封为靖安王。
这样功劳显赫的正宗皇族,便是聂贵妃的所受的恩宠都不及他。他不在京城里呆着,怎么会跑到这南方边陲小镇来,而且还不声不响,事先没有任何风声?
聂仲昆接过帖子,看了一眼,见帖子上明明白白写的就是“靖安王”三个字,上面还盖着一个印鉴。他虽没见过靖安王的字迹,也不知道靖安王的印鉴是什么样的,但想来也没人敢这么大胆,跑到聂府来冒认皇亲国戚。
他面露喜色,一面将帖子递给了聂如海,一面高声喝道:“快快有请。”转身对聂如海道,“叔父,咱们得去迎一迎。这个时候靖安王到咱们聂府来,是大喜事啊,这说明皇上还是很看重咱们聂家的!”
屋里人闻言,一个个精神一振。聂如海看了帖子,“哈哈”大笑,大手一挥,道:“走,跟我出去迎接靖安王。”
一行七、八人,再加上管家随从,浩浩荡荡地一起往大门口走去。到了大门口,聂仲昆左右看看,见门外冷冷清清,并没见什么人,更没有什么仪仗,他一皱眉,不悦地看向那个通风报信的门房,沉声道:“怎么回事?靖安王何在?”
门房战战競競,指着门前的一座石狮子道:“回、回老爷,帖子是那个孩子拿过来的,说、说靖安王就在街口那座茶楼里,让老爷们去见他。”
聂仲昆一看,那石狮旁边正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衣衫褴褛,手里还拿着一个包子,正津津有味地啃着。那孩子见到聂府出来一大群人,也顾不上再啃包子,转身撒开脚就往街口跑去。
聂如海见状,也皱起了眉:“仲昆,这会不会是什么圈套?”
聂仲昆想了一想,对聂如海道:“叔父,您跟我一起去见靖安王,其余的人就留在家里,您看如何?”
聂如海微一沉吟:“行。”
对方既打着靖安王的牌子,自己这一方人不理会是绝对不行的。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怠慢靖安王的罪名,聂家担当不起。不过呢,这事透着蹊跷,还是小心些好。留下年轻一辈在家里,就算有危险聂家也不至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