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在激战中阵亡战士身上的装备,李清深知他的重要性,因此,拼死命令自己的亲卫部队将那个士兵的尸体抢了过来,随后就落荒而逃,连平洲的大本营都没有敢回,就直接的逃到大苏国了。
在大苏,经过柳章文和他身边那些幕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大苏国皇帝的信任,并且成功的鼓动起大苏皇帝,让他同意出兵四十万,趁着大唐混乱的时候侵入大唐,一开始还真的非常顺利,四十万大军顺利地消灭了南滇府的十几万士兵,并占领了南滇府全境,只是,他们没想到王兴国居然能够有那么大的魄力,为了消灭大苏部队,居然将源州所有的丛林焚烧一空,结果,溃败逃回大苏的残兵仅余不到五千人。
为此,大苏的皇帝差点就把李清斩首了,不过,经过再次的惨败,让李清突然萌生了一个毒辣的计谋。
王兴国焚烧源州丛林的事情给了李清很大的启发,大苏的部队以丛林作战为主,这样的部队防守有余,但进攻却不足,一旦到了地域开阔的地带,肯定不是王兴国手下铁骑的对手,因此,要想让他重新返回大唐,只有改变大苏国部队的构成了。
拿着那套千辛万苦抢回来的盔甲和枪刺,李清来到了大苏皇帝的面前,向他详细地讲解了他的想法和王兴国重甲骑兵的威力,经过在场的各位老将的检验,这套装备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损坏了数的刀剑兵器,都法损伤那套盔甲,但是,那根枪刺,却能轻易的刺穿大苏国所有现有的防具,这种结果,顿时让大苏国的皇帝开始变得野心膨胀起来。
大唐的富庶早就令他垂涎三尺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于是,他倾全国之力,通过某种李清所不能了解的渠道,居然制作出了同李清带来的那套装备差不太多的东西,这让李清惊喜交加,按照他以前所了解的铁甲军的训练方式,开始对大苏国新成立的重甲骑兵进行全面的训练。
经过一年的努力,大苏国皇帝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了这种装备,居然让李清组织起了一支足有七十万人的重甲骑兵部队,加上掩护骑兵的步兵,比大唐还要小得多的大苏居然聚集了一百二十多万的士兵,为了入侵大唐,大苏的皇帝真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
为了焚毁两国边境的这道天然屏障,他出动了一万多士兵,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森林中燃起了几万个火点,成功的将这道大自然的屏障焚毁,他知道,以王兴国的聪明,肯定会预料到他的意图,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害怕同王兴国正面作战了,他的重甲骑兵已经完全可以同王兴国的相同兵种正面抗衡,相信就是王兴国,也不会有多达七十万的重甲骑兵,如果不是还要攻城掳地的话,他甚至要将他全部的部队都变成重甲骑后,在王兴国手下,他实在失败了太多次,能够一挫王兴国的威风,实在是他最大的愿望了,相信这一次,应该能够让他得偿所愿了吧。
不过,眼下他头顶的飞艇,让他对这场关键的决战产生了一些不太妙的感觉。
如果这真的是王兴国制造出来的东西的话,那么,他的一切行军计划都将暴露在王兴国面前,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王兴国了如指掌,这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是致命的,虽说眼下他部队的实力足以横扫大唐了,可是,谁又能保证王兴国不会有其他的应对方法呢,对于王兴国,他是不敢有丝毫的小视的。
因此,在部队拔营后的第二天,李清下达了他的命令:“紧急调集后续部队的床弩,务必把天上的东西给我射下来!”
飞艇部队很快的发现了大苏国部队的异动,看到从后方运送上来的床弩,飞艇上的人不敢怠慢,一艘飞艇的造价昂贵,他们绝对不敢拿飞艇的安全开玩笑,因此,在大苏国的床弩安装就位之后,飞艇便抛掉了压舱的沙袋高高的升起,让李清再也法打飞艇的主意。
虽然军队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王兴国知晓,不过李清对自己部队的实力还是很有自信心的,他坚信,这次正是他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过这个机会,今生今世他都没有可能报仇了,大苏国的皇帝不可能再次调集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了,为了这一次的进攻,大苏国的国库几乎都要掏空了。
按到飞艇部队的汇报,王兴国不由得哈哈大笑,他没想到,李清所依仗居然会是他正在弃置不用的重甲骑兵,也难怪他要焚毁两国之间的这道天然屏障,看来,李清是要孤注一掷了,只可怜大苏的皇帝被李清这么利用还不知道,这道天然屏障一旦去掉,大苏国的国门可就彻底的敞开在王兴国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