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 / 2)

        刘嬷嬷觉得,至少皓之的孩子,是不会再重复他前半生的命运了。

        哪怕他前半生坎坷,还是选择了善良教顺。

        每隔个两三日都会去看一眼他的母亲,杜姨娘的疯病还是时好时坏,倒是有专人照料,衣食无忧了。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昭灵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建于朱雀大街靠近青龙大街的位置,和明曦长公主府毗邻。

        昭云就很开心了,她现在也不太在皇家别院呆着了,经常带着陆皓之一起住在娘家。

        还有一件事特别让她高兴,那就是父王母妃的感情好像好一些了。

        此次母妃生辰,父皇专门从北疆带了她爱吃的奶糕,一路用油纸小心的包裹着,到了京城连个角都没破。

        母妃连吃了三天,唇角都是扬着的。

        她从记事起,这还是第一次见母妃那么高兴。

        二十年了,下嫁之痛,她总算放下了吗?

        说起来,这些年来,父王对母妃也一直很上心。

        奈何她的心里一直想着那位青梅竹马的王爷,并不把他放到眼里。

        据说前些日子,朝廷招贤纳士,她有幸又见了那王爷一面。

        昭云本以为她会闷闷不乐,回来却对她说:“那人胖成了一只炸了毛的刺猬,连官袍都裹不住肚子了。他夫人在他身边陪着小心,官威倒是不小。”

        昭云顺嘴说:“那还不如我父王,好歹他也是自小行军,一身腱子肉,相貌堂堂。”

        虽在戎氏子孙里一般般,在普通人里却也是个出类拔萃的。

        大概是随着年龄的增涨,身材自始至终也没有变过,倒是成了加分项。

        她想,母妃大概是听到心里去了。

        众人下了马车,刘嬷嬷在暖阁里照看着两个孩子,却发现暖阁里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了。

        鸾凤并一个婆子在照料着,大的蹲在地上玩积木,小的躺在床上呜呜哇哇。

        刘嬷嬷立即凑了上去,笑着打招呼,说道:“鸾凤姑娘,太子妃殿下也来了?”

        鸾凤笑答:“说是给昭灵公主做了个嫁衣,不知是什么样的嫁衣。”

        刘嬷嬷点头,让东流和哥哥去玩儿。

        刚会走路的小东流缓慢的挪了过去,阿蝉见又来了个小弟弟,便有些警惕的看着这个仿佛是来抢东西的小不点。

        阿尧笑,立即说道:“那是你的小堂弟,爹爹教过阿蝉的,好东西应该怎样?”

        阿蝉一副老大哥的作派,说道:“拿去玩儿!”

        小东流抬头对阿蝉笑了笑,开口道:“嗯嗯,唔……”

        阿蝉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块大白兔奶糖,递给了宇文东流,说道:“要吃糖吗?”

        小东流思索了片刻,接过了糖,却蹙着眉不知道如何处理。

        阿蝉无奈的叹了口气,又掏了一枚出来,撕开糖纸,塞进了小东流的嘴里。

        甜丝丝的滋味在东流的嘴里化开,他的表情瞬间亮了。

        大概是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牛奶糖,他开心的上前抱了抱阿蝉。

        阿蝉脸上嫌弃,心里却很高兴,又有了一个小伙伴儿。

        阿尧则铺开自己的宣纸,开始练字。

        然而比较神奇,他的武艺一天天水涨船高,字写的仍然……不尽人意。

        好在一直没有放弃自己,还在努力练习。

        后院,满院的红梅开得热热闹闹。

        众人可能没想到陆含之会过来,纷纷围了过去。

        尤其是陆皓之,他好久没见陆含之了,还有功课上的事要请教他。

        而且他刚刚一进园,就有了灵感作了一首诗,还想向三哥请教。

        陆含之和众人打着招呼,心里藏着秘密,想给阿枢一个惊喜,便不动声色道:“皓之作了什么诗?读出来给三哥听听?”

        陆皓之有些不好意思的读了,一首中规中矩的五言律诗。

        陆含之点头,说道:“进步神速啊!”

        陆皓之又问道:“三哥,你也作一首,给我指点指点?”

        陆含之挠挠头,写梅花的诗有很多,他不知道背哪首出来给弟弟当模板。

        想了想,觉得陆游的那首绝句还不错。

        于是清了清嗓子,说口道:“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阵掌声,陆含之回头,看到戎肃正朝他们走了过来。

        他重复了一句:“好个高标逸韵君知否!弟妃果然好才情啊!我刚好有事要找你,军中正要以诗文震士气,要不弟妃也给我作一首?”

        陆含之:……

        嗨,不小心又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