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树上开花之计
董卓他们走后,正要送贾诩一行远涉凉州,实行下一步计划,一封来自西鄂的快报,使他们又停滞下来。
信是贝叔写的,信中详细介绍了家中近期的情况,新招的步兵在牛金周仓的带领下,按照以前制定的标准,队列练习已经结束;这次新招的弓兵进展比较缓慢,黄翼急得头发就快白了;骑兵在孙圣的带领下,继续苦练骑术,骑射丢弃了弓箭,全都改成臂张弩;张瑜正在攻克在弩机上加滑轮连射的难题;家中的马驹又生了……
以上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阳郡新太守张咨想和我过不去,曾今秘密的到刘家调查过,结果被暗隼内卫解决了。
最使人难以接受的也在这里,如果老子不领兵打仗,那里轮到这个蛇鼠两端的家伙做南阳太守。张咨表面上是清流人氏,袁家的门生,实际上暗地里抱紧张让的大腿,这两年过的是顺风顺水,这次因为我的原因,造成了南阳郡郡守的空缺,正好便宜了这家伙,只是想不到他刚到南阳,便想和我过不起,既然这样,就不要怪我对他不客气。
贾诩看完书信看我紧皱眉头,轻笑道:“刺杀张咨我们并不能获得最大利益,既然他要死,哼哼!我看汝南的黄巾该活动一下了。”
我吃了一惊道:“难道要攻陷宛城?这样事情闹大了,朝廷肯定会干预。”
贾诩轻轻弹着手中的书信道:“你不是口口声声要给你手下的士兵田地吗?田地从哪里来?你指望豪门世家毕恭毕敬的送到你手里?购买?哼哼!太幼稚了,眼下就是大好时机,不但能够干掉张咨,还可以‘公平’购买豪族手中的土地,而且还省去我们为迷惑叛军,假借朝廷名义调北军回去平乱找到了籍口。”
“田地一事不急,最多不过三年,到那个时候由不得他们做主。再说,汝阳黄巾都是乌合之众,别弄得偷鸡不着还要蚀把米?”
贾诩嘿嘿一笑,弹着纸张笑道:“你不是一向好赌吗?三年?时机良好,三年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派一得力大将前去督促指挥,再加上暗隼卫的合作,必要时候打退两次前来进剿的官军,而后在恰当的时机挥师平定下去,会尽早实行你的理想,当然,在紧要关头,以粮草不足或士兵疲乏为借口,放走他们,他们以后还有大用。”
我沉吟一下,咬牙道:“好!再赌一把!一切遵照舅舅的策略进行。只是南阳为帝乡,皇亲功臣之后颇多,远的不说,如今在朝中为官的有光禄勋(九卿之一,名义上管理为皇帝戍卫的郎官,比如五官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左右中郎将等)刘弘和故太尉现任卫尉(管理戍卫南北二宫的士卒)的张温。牵一发而动全身,战胜几次朝廷的官军谈何容易?将领不但要统兵有方,而且需要胆大心细,能勉强达到上述条件的将领,眼下只有李严。”
贾诩淡然一笑道:“李严缺少历练,可担当大任者,徐晃也。”
我哑然道:“徐晃?可是他刚刚投奔过来,让他和朝廷对着干,实在有点悬。”
贾诩慈爱的看着我道:“你毕竟年轻,虽然知道徐晃是员将才,却看不清他的真正实力和性格,近来我观察过他,第一、此人出身贫寒爱兵如子,容易和出身小民的黄巾打成一片;第二、他以身作则严明军纪,是整理乌合之众的最佳人选;再次,他有数十次的实战经验,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他不爱财,你赏赐给他的财帛,他全都分给了手下的士卒,为此你不用担心他和刘辟等人在财帛上闹别扭。至于徐晃的为人你放心,只要你对他推心置腹,告诉他你让他这么干的真实目的,他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