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了大半生废柴之名,他无意中创办的皇家科学院此时已经从青涩的幼苗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西比奥开始拥有更加远大的目标。
他希望可以利用手中庞大的资本,将“基础教育”这项被圣主教会霸占的事业从修士们的手中夺回。
从此之后,拜占庭王国的幼童将摆脱圣主教的洗脑,进入由学士们所设立的学校。
他们将不再需要手持圣经,学习圣徒们征战天地的历史,而是可以系统的学习文法,数学,天文,历史,随后变成技艺精湛的工人,或者擅长独立思考的思想者。
如此,西大陆的人民才能真正摆脱愚昧,变成一个和东土大唐一样伟大的黄金之国。
然而科学之路从来就不是大陆坦途。
从诞生之日起,圣主教会对于学士们的暗中迫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AD752年,古生物学者“帕利西因”在集市中央高举化石,向身边的民众普及这是动物的遗体而不是“造物主的游戏”...随后被“宗教裁判所”的酷刑侍僧们羁押,被人为“遗忘”而死在狱中。
AD758年,医学学士赛尔维特,因发表关于血液由心脏流出,再循环回心脏的学说,与某位“圣光途径”大主教起了争执。
大主教坚定的认为血液是体内精纯的灵能接触到腐败躯体后产生的不洁之物,根本就不是什么“人体的一部分”。
狂热的教徒们将赛尔维特架在火刑架上用文火燃烧致死,整整折磨了他三天三夜。
教会掌握着西大陆近8成的武装力量。普遍身为“盲信者”的学士们手无缚鸡之力,完全无法与教会对抗。
类似的案例不过是浩如烟海的血性杀戮中冰山一角,数十年来被公开处刑的学士就有千人以上。
外出探险的途中被暗中干掉者更是多到无法统计。
“战争与鲜血必然会充斥着学城崛起之路的某一个环节。既然无可避免,那就要尽早收集线索,以应对下一阶段的战斗!”
默格温在出发之前,被校长召集进入了位于学城最高点的“沉思尖塔”之顶。
12名各学科的首席学士围坐在圆桌周围,聆听校长与亲王的指示。52年过后,当年18岁的年轻王子现在已经蜕变成一个成熟老练的政客。
默格温虽说出身华尔道夫家族,但生活21年,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拜占庭王族成员。
“我们的帝国看似繁华,但无论经济,文化,战力,甚至帝国版图,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扩展。为了延续罗马的荣光,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而第一项改变,就是削弱格里高利的权威!”
西比奥口中提到的“格里高利”,是当今圣主教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君士坦丁堡的地标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就竖立在距离学城区不远的城市中心,这座建筑雄踞再次,相比之下即便皇宫都显得黯然失色。
“我支持你们的这次探险行动!”
“如果能找到‘冥界’真实存在的证据,圣主教会那套‘行善方可升入天堂’的狗屁理论立刻就会变成了江湖术士骗人的把戏!”
“而我会再次在元老院中踢出议案,将传播基础教育的权利从教会的手中夺回!试想一下,以后王国各地都会建设由学士们担任导师的学校。”
“而科学的荣光,将会从幼童时期扎根到所有公民的心中!”
“一个人人懂得文学,人人懂得数学,人人通晓历史的盛世!我们将会建设起一个更加繁荣的罗马,被世人永久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