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尚书,作为臣子最重要的是服从。陛下既然有口谕,我们做臣子的据理力争,点到即可。
劝谏之后,陛下不听,我们就要服从执行,这才是为官之道!”杜如晦说。
这个道理没错,不劝阻,说明尸位素餐,劝阻之后,陛下不从,就该执行了,听话很重要!
戴胄被说得无语,却很生气,甩着袖子走了。
杜如晦看着戴胄的背影,摇头叹息,“李盛唐的高见,你怎么能猜得透?嘿嘿,有好戏了!”
当天,戴胄和杜如晦找了姚公公,就在御花园摆下宴席。
同时通知朝中的五姓七望大员,说李世民专门宴请他们。
一切准备好,只待酒宴开始。
大理寺卿郑浩然收到了请帖,感觉莫名其妙。
他知道李世民对他们不满,可是这次的宴请又是专门给他们五姓七望的,这就很蹊跷了!
郑浩然找到刑部侍郎卢钺成商议。
“卢大人,你觉得是不是鸿门宴?”
卢钺成摇头说,“我猜不透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陛下对我们五姓七望不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为何突然宴请我们真是难以理解啊。”
“不会真是鸿门宴,对我们下手吧!”
这话,连卢钺成自己都不信,李世民敢对五姓七望下手,不想活了,大唐江山不要了?!
“我们在禁军的族人说没有兵马调动的痕迹,不像是要动手,而且,陛下确实吩咐戴胄和杜如晦准备宫宴。”
郑浩然已经打听过了,没有鸿门宴的迹象!
“这就奇怪了,难道说因为杨岌一案,陛下想跟我们和解吗?”卢钺成反问。
如果不是鸿门宴,是真正请他们吃饭,那就是不想再斗下去的意思。
郑浩然微微笑道,“只有这个解释,你看啊,陛下在朝堂上说杨岌必须官复原职,之后却让他赋闲在家。
这足以说明这李唐江山是我们的,他李世民的皇位要想坐得久,还要靠我们。”
卢钺成说,“寒门子弟根底浅,怎么可能跟我们斗?”
“那就准备准备,明日赴宴便是。”
二人打定了主意,就此散了。
第二天,御花园。
李世民和皇后坐在台上,五姓七望的大臣坐在下面,诺大的御花园居然坐不下。
李世民心中暗绰绰地想,平日没有仔细算过到底有多少人,没想到五姓七望的大臣有这么多。
这里坐着的可不是没有品级的小官,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官。
众人坐好,台上山珍海味,特别是贞观火酒,每人一坛,还有花香酒一坛,真是浮奢豪侈到极!
李世民和皇后起身,手里拿着两个玻璃杯子。
姚公公喊道,“众位大人,陛下有话说。”
众位大臣安静。
李世民笑道,“朕自登基以来,多亏众位扶持,特别是各大家族多有帮扶,朕才能有今日之盛世。
此时马上秋收,朕在此摆下宴席,特意宴请诸位,以表谢意。”
大理寺卿郑浩然听了,心中暗笑,果然是醒悟了,知道应该依靠谁。
郑浩然起身拜道,“臣等望族,乃是数百年的基业。臣等一定竭尽全力,扶持陛下当明君。
不像那些寒门子弟,空口无凭,说了白说!”
其他大臣皆附和称是。
李世民心中厌恶,暗绰绰地想,你们这些人中了李盛唐的计策,死之将至,却仍然浑然不觉,该死!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枯骨,就是你们,还是杀人不用刀、不见血!
“郑大人说的是,朕与各位大人共饮一杯。”
李世民和皇后特意显摆玻璃杯,他们没有装贞观火酒,而是装了红葡萄酒,更显得玻璃杯透明无暇!
“臣等谢陛下赐酒。”
李世民喝了酒,大臣们也一起喝了。
郑浩然这才注意到李世民手里的玻璃杯,真乃极品,惊问,“陛下,这琉璃杯是何方进贡?”
刑部侍郎卢钺成也发现了,起身惊叹,“无暇如冰,难道是冰琉璃?”
李世民见他们上当,高声说,“此乃冰种琉璃,华贵无比,就这一对冰琉璃的杯子,要二百万贯!”
世家豪门钱多,平时生活其实很奢华,只不过李世民提倡节俭;
特别是长孙皇后更节俭,她的衣服从来不拖拽到地,以节省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