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知道又如何,我们也只能向东而去,后方有重兵追赶,北方有那要命的黄烟,南方各个要地都在夏族手中。”
“哼,就算是他们有意将我们向东驱赶又有何用,这君山的地势你们也看到了,不是高峰便是山谷,连绵不绝,就算是被围困,我们依然能够脱身,夏族如此分兵,对我们三面围堵,多处分兵,就算是借助地势,兵力不及同样无济于事。”
“那各位约束好各自帐主下的千夫长,达成一致,万万不可再各行其事,不然我们将永无返回草原的可能。”王爷账下亲卫千夫长厉声说道。
几位千夫长各自离去,鞑子表面看似依旧杂乱,可在各位千夫长的约束下,乱中有序,千夫长、百夫长、骑长将自己账下奴隶、青壮、亲卫形成有效统领,不再是一盘散沙,一路上对于王长虫所组成的防御丝毫不做理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向东而去。
上官陆带领血狼山岳、长林一路驱赶鞑子,战事从无间断,可真当鞑子专心向东行军,对南、北两向不再冲撞之后,上官陆反而心里有些发慌。
山岳、长林士卒已经收起兵刃,专心向东赶路,上官陆有意行走在高地,仔细查看鞑子的情况,这才有所发现,鞑子看似依旧慌乱,可已不再是之前三两成群,无人统领的模样。
“看来鞑子已经形成有效指挥,只是不知道他们千夫长在打什么主意,明明清楚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向东,既然明白,为什么依旧向东行军呢?”上官陆在行军途中自言自语道。
不仅上官陆疑惑不解,王长虫看着前方一心向东、秋毫不犯的鞑子心里也犯了嘀咕,不明白鞑子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几路人马各怀心思赶往葫芦谷,彼此心照不宣,谁也不干涉谁,上官陆最担忧的局面反而异常顺利,鞑子完全按照他与徐书生的设想向东行进。
鞑子也是有苦难言,王爷与几位万夫长被灭杀,几万部众被分成几十份,几十个千夫长始终难以形成统一,就算是现在五位千夫长为主,可也仅限于大面上,根本无法做到指使如臂,对战之时更是掣肘无数,几万勇士也只是徒有虚表,五位千夫长能够被推选出来,很清楚只有在生死危机关头,才能够将这盘散沙凝聚起来。
上官陆隐隐约约也猜测到了鞑子的想法,因此也无需再与鞑子相伴了,交代过刘监、鲁所、钱所之后,带着于狐狸的百变旗先走一步,赶往葫芦谷,不过魁凌峰那两伍先天牙士并未带走,留给刘监以防万一。
葫芦谷是由几座连绵高峰峰谷形成,跨度将近五里,在君山内很少见,西侧为葫芦底南北宽度超过百丈,东侧为葫芦口宽度不足二十丈。葫芦谷南北两侧都是高峰,南侧还好,坡势减缓,北侧完全就是直立的山石,因此魁凌峰王郡徐书生所领兵马全都分布在南侧。
上官陆来到葫芦谷查看地形没多久,得知消息的徐书生便赶了过来,“小主子,你怎么过来了?”
“鞑子千夫长里边也有聪明人,想借势而行,凝聚散沙,根本就不用我们操心。”上官陆看着徐书生颇感无奈的说道。
“看来还真不能小觑他人,这鞑子里边也有精明的啊。”徐书生听到也是大感意外,轻声说道。
“从夺坪峰到葫芦谷这一路没能卸掉鞑子的士气,葫芦谷这一战的伤亡难免会超出我们的预料,鞑子千夫长既然想利用我们,生死关头,必以死相博,葫口、葫底的弟兄们伤亡也会更大。”上官陆忧心忡忡的说道。
“小主子,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错了,凡事怎能尽如人意。尽人事听天命吧,在夏族地界,想必那鞑子真神顾及不到这儿,牙士旗再调一伍到葫芦口,以防万一。”徐书生反倒比上官陆乐观一点,笑着劝慰道。
“是啊,已经很好了,就是这君山大雪弥漫,不然用巨石封堵葫口,我们的压力也能够小一点。”上官陆缓声说道。
“巨石封堵,为免过于显眼了。小主子,放心吧,散沙终究是散沙,成不了石头,砸不到脚面。”
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鞑子距离葫芦谷也越来越近,徐书生已经返回葫芦谷南峰,上官陆带着百变旗也躲藏了起来,鞑子游骑进入葫芦谷,看到葫芦谷两侧险峻地势也感到不对劲,驻足不前,派出鞑子开始攀登两侧山峰,同时派出游骑向身后大军通禀军情。
“江头,鞑子没有直接进谷,开始登峰探查了。”于狐狸缩回脑袋,小声对上官陆说道。
上官陆小心翼翼探出身子,借助山石的遮挡,向下看去,葫芦底大概是两个千人队,有一千来人,在两名千夫长的吆喝下,鞑子开始向两侧山峰攀登。
“江头,是不是现在就给鞑子送两颗尝尝去。”于狐狸搓了搓手在上官陆回身之后小声询问道。
“大军行军,斥候探查本就是常例,着什么急,满山积雪,鞑子一时半刻也爬不上来,现在葫芦谷只是一小部分,打草惊蛇的话得不偿失。”
鞑子逐渐开始汇集在葫芦谷谷底,也怪不得鞑子乱了章法,犯下军伍大忌,游骑军情未定,大军便至,归根究底还是各千夫长都有自己的心思、小盘算。五位主事之千夫长也是有苦难言,明知大军前方设有埋伏,却只能遵循上官陆与书生的谋划一步步走进去,因为,只有鞑子面临困局,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想起他们五人,才会尊命行事,他们五人所倚仗的是夺坪峰兵力远胜于敌军。
鞑子为了躲避银色霹雳单的黄烟,行军都是在山脊或者是山腰上,谷地是绝对不走,但随着越来越接近葫芦谷,山势变得愈加陡峭,根本就无法正常行走,而且向南、向北的谷口被魁凌峰重兵把守,一时半刻根本就冲不出去,只能走这唯一的一条峰谷,鞑子所不知道的是,所谓重兵不过是假象而已。
五位千夫长也前后来到葫芦谷,看着眼前两侧险峻的山势,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北峰完全是耸立的石壁,南峰还算好点,就算是有积雪,山势尚算可以,再加上那一棵棵古木参天的大树,没来由的安定不少。
张屠夫此时已经与紧追在鞑子身后的老齐头汇合,在葫芦底西三里位置开始结阵,为了迷惑鞑子掩人耳目,张屠夫依旧率领两个旗的兵力尾随在鞑子后方;王长虫所统领的三标兵马,就在这三里谷地南峰的阴面;至于血狼,则在北峰的阳面;姜愧所统领的卫堂牙士与开灵铁蹄组成龙龟阵的肢入龟身,守在葫芦谷底,就等着鞑子到来,两伍魁凌峰先天牙士并未入阵,位于阵后,以防鞑子勇士袭杀;葫芦谷南峰半腰,徐书生所统领的三标人马,一个个躲藏在白色雪堆后边,隐藏身形纹丝不动。
上官陆一直在查看着峰下鞑子的情况,也在留意着其他几个方面的信号,现在最紧要的便是张屠夫与老齐头是否汇合,否则后路不断,想灭杀鞑子,从何谈起。
“江头,张将军出现了。”钱所一路小跑着,来到上官陆身侧,小声说道。
“好,好,知道了。”
“于狐狸,让你看的,看到了没。”上官陆转身问于狐狸。
“没···,看到了,看到了,一颗、一颗、一颗、···,没错是六棵树,六棵树没雪了。”于狐狸看着对面山脊,语无伦次的说道。
“确定没错?”上官陆再次肃声问道。
“没错,江头,先是一颗,再是两颗,再是两颗,最后一颗,没错。六棵树树干上的积雪瞬间没了。”于狐狸很确定的答道。
上官陆心里有底了,这是他与徐书生约定好的,王长虫三标到位,在对面山脊按照一、二、二、一的顺序,清理六颗大树的积雪,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黄烟了。
“于狐狸,准备好,听我军令。”
“传令鲁所、钱所,山岳、长林必须给我死守山脊,绝不允许一个鞑子冲上来。”
“狐狸,银色、给我掷。”
“掷、嗜血。”
在于狐狸下令之后,特意挑选出来的百变旗士卒将手中的银色霹雳弹向山下投掷出去。
鞑子那五位千夫长始终都没有松懈下来,一直紧盯着南、北两峰,在血狼士卒出现在山脊,投掷银色霹雳弹的那一刻,也被鞑子所发现。
也就是在这一刻,张屠夫没有一点身为司正将军的形象,下令麾下弟兄快速后撤,王长虫也走上山脊。
葫芦口到老齐头这段三里峰谷,地形很特殊,并不似葫芦谷那般险峻,与君山其他峰谷并无两样,加上其特有的弯道,只有过了弯道,才能够看到葫芦谷险峻的地形,但一旦看到,便已经退无可退。
银色霹雳弹特有的黄烟已经开始在山谷内散开,几万鞑子敌兵都堆集在这一小段峰谷内,慌乱程度可想而知。五位千夫长相互凝视之后,嘴角流漏出一丝笑意,同时高喊道:“进谷、进谷,快、快。”
声音越来越大,所有听到的鞑子都不约而同的向东奔走,峰谷内北风小了许多,银色霹雳弹飘起的黄烟始终凝聚不散,直到所有的嗜血鼠鼠毛找到自己的归宿。
111,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在这个章节写点什么,可真打开,却又不知该写些什么,愿我的读者能够与心上人比翼双飞、相亲相爱。九卷分章,可能是不会又1111章了。
感谢书友:老仙男、函数相关等,多谢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