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武将总兵一下有“正、奇、援、游”四营,而游兵营人数最少,没有固定防区,所以称为“游”,统领为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是一个军职,位在参将之下,率游兵往来防御,统兵专征,职权颇重。
虽然没有专门的将军府,但是作为一只高机动性的正规军队,除掉必要的游兵往来防御之外,他们有时候也有一些其他的任务。
比如在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等事务中,游击将军多少会参与其中。
因为朱厚照问的十分详细,所以张俊也回答的十分详细,就好比张俊回道:“自六十多年前改用银两来计算,边关的粮食价格便开始有了波动。”
说到这,朱厚照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了,他在张俊说完这句话之后,打断了他,而是转头看向了王守仁。
王守仁到了现在,大概也明白了朱厚照找他来的原因,原来太子殿下太过于年轻,对于很多朝廷中的事情不懂,所以临时找自己来充当幕僚。
如今看着朱厚照眨巴眨巴大眼睛,一脸茫然的看着他,还能如何?进入角色呗!
“太子殿下,自正统年后,我朝便‘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而产粮的南方绝大多数的地方交通极其不变,便规定可以用米、麦等换算成银子来纳,而将军所说的那个六十多年前,大约便是这个时候,估摸着那个时候,边关的米价便开始用银两来计算了。”
王守仁站起来回答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便意思张俊继续,不过这次他没有再打断张俊的回答,而是直接喝起了茶。
赵俊或许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作为一个武官,他自然是什么都要会一点,所以他的回答并没有继续删减,事无详细,全部一一汇报了过来。
作为一个出生在边关,再这边长大,然后一步步的成为将军,他自然是文武双全,尤其是这些问题涉及到他的正职工作,所以他回答的十分认真。
王守仁也听的是十分认真,必要时候,甚至于找来了笔墨进行记录。
朱厚照虽然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筛选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却因为不熟悉时代背景的政策习俗,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不过有些东西他也大概弄明白了。
一个是粮食总体呈现每年上涨的局势,而具体的状况则需要根据季节变动,往往再求秋收时节,粮食的价格往往比较低廉,而到了春天的时候,价格则变得非常的昂贵。
二是边关的粮食消耗巨大,而边关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土地贫瘠、降水少、气候寒等特点,所以每年粮食产量并不高,所以主要依赖于内地,但是因为交通问题,所以价格偏高。
三是边关的将士的薪水,虽然他们的薪水相比内地十分优厚,但是因为物价高,很多时候,他们一个月的薪水只能购买米、麦二斗二三升,难以养活一大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