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听到朱祐樘一口一个逆子,便不由的关心了起来,太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祐樘刚想说话,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走了进来,此人正是保国公朱晖,朱祐樘立即道:“保国公朱晖何在?”
“臣右军都督府事朱晖拜见陛下。”朱晖急忙上前,然后跪在了地上。
“命朱晖佩大将军印,统都督李俊、李澄、杨玉、马仪、刘宁五将前往,以中官苗逵监军,分道进兵大同府。命工部侍郎李钅遂总督延绥边境粮饷,务必要保证大军的粮饷。”
朱祐樘说完,还没有等朱晖领旨,没有等其他文官说话,便再次语重心长的说道:“此次进军,首要之事,务必保证太子安危。”
原本诸位文官听到朱祐樘前半句话,一脸懵逼,怎么好好的突然要大军行进?
鞑靼部落(蒙古)的脱罗干之子火筛,虽说前半年入侵大同,但是已经被游击将军张俊击退,现在怎么主动起兵事了?
但朱祐樘的后半句话却炸开了锅。
什么?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危?太子殿下不是去南京了吗?怎么会出现在大同府?
看到下面大臣的面面相觑,朱祐樘叹了一口气:“太子殿下前些天才奉旨回北直,还没有回到顺天府(北京)便遭遇地震,后又听闻火筛冒犯大同府,一时年轻气盛,便带着一百士兵,北上了大同府。”
朱祐樘的话让众多大臣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同府不同其他的地方,这里是大明与鞑靼的交接处,也是北方最为重要的几个防御点之一。
因为此处临近鞑靼,地势又颇为适合骑兵进军,所以常年征战,属于战场最前线,而且大同是极有可能被攻破的地方。
众多大臣倒吸一口凉气的原因,是朱厚照,他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唯一子嗣,也是当今大明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帝陛下。
要是鞑靼听闻他在大同,然后重兵攻破大同,一旦俘虏或者杀死朱厚照,那么整个大明没有任何的选择,只能和鞑靼死战。
目前大明的对蒙古策略是非必要的时候,绝对不派遣大军主动入侵,万一出现意外,一旦大败,鞑靼攻入京畿怎么办?
这个策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的一次大败——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朝接到也先(蒙古部落)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然后匆匆带兵亲征,结果大败,之后整个大明的军队便废了一大半,自此,帝王亲征成为了禁忌。
这些年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积攒了些许的基业,他们怎么可能能让这再次出现意外?
“臣有奏,太子殿下……”有大臣站了出来,开始指责朱厚照。
群臣上奏是有相关的流程,在大殿中直接提出可以视为藐视皇帝,但是今天却没有人阻拦,也没有人反对。
“臣同奏。”又一大的大臣站了出来,支持那个大臣。
当日早朝后,紫禁城的消息传了出来,皇帝陛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