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孔融和郑玄(2 / 2)

若不是刘备乃汉室之后,又是卢植弟子,孔融听后,恐怕就不想和刘备交谈了。

不过孔融对于刘备来援,心中感激,这番一表态,不免生出愧疚。顺着刘备的话介绍出郑玄。

郑玄是当世大儒,不为权财,一心向学。

昔日郑玄同卢植师从马融。这层关系,是孔融介绍郑玄的关键。

亦是孔融高看刘备一眼的关键。

孔融最为敬重同道人,心胸阔达,连小数十岁弥衡的都可为其友。而卢植更是文武双全,不仅是当世名将,亦是当世大儒。孔融自然敬重卢植,虎牢时听公孙瓒说,刘备继承了卢植之志,

此后一直将刘备之名放在心中。刘备自身勇武不凡,精通兵法。又听刘备治理两郡时,政治清明,百姓皆言其为“青天”。

如今孔融见刘备仪表不凡,谈吐举止皆同儒士,不知不觉中刘备和卢植的重合在一起。

心中好感大胜,若不是敬重朝廷,孔融真想举刘备为青州刺史。

……

第二日,孔融、刘备洗浴搭理后去见郑玄。

因黄巾作乱,郑玄遣散了众多弟子,领着剩余之人于山中讲学。

刘备入内拜于郑玄:“仆刘玄德,昔日为卢师弟子,在此见过郑师。”

郑玄得知刘备乃昔日同门的弟子,心生好感:“子干有玄德为徒乃大幸也。”

刘备笑道:“备曾听闻孔圣问‘何陋之有’,本是疑惑,今见郑师,一时间豁然开朗。”

继而唱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