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作诗(1 / 2)

刘宏基,洋洋得意看着众人,好像能写诗的人是他一样。

“爱卿说的是你自己?”李世民好奇的问着。

“怎么可能是我,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那你说的是何人?”

“当然是,泾阳县伯了,”说着刘宏基用他那快有小孩手臂粗的拇指,指着李凡。

李凡一脸懵逼看着刘宏基,他那大光头在烛光的照耀下,那是铮亮铮亮的,可是心,比煤炭还黑。

“既然,泾阳县伯也有这个雅兴,那就来一首吧!”

来一首,来你妹呀来,老子叫平平仄仄平平仄都搞不清楚,叫老子写诗,不是开玩笑吗。

只是李凡看着众人的目光,又不想想丢了面子,真是难搞,心里却恨死了那个大光头。

“李凡,你发什么呆呢!快点。”

尉迟恭看着李凡半天不说话,在一旁着急的提醒李凡。

而,李凡也不是在发呆,只是在想着借鉴那首诗,毕竟后世学了不少,自己不会写,还不能借鉴呀。

“有了。”思索了一会李凡才想到一首中唐时期的。

“催催催,催什么催,我都不慌,你们慌什么,我这不是在想么!”

“额”一群武将看着李凡要不是怕打不过李凡,早就上去给他两脚了。

李凡迎着众人的目光,昂首挺胸的走到,大殿中间,“在下刚才也想到一首,还望各位评鉴一番。”

“泾阳县伯,你就快点吧,没看到这么多人都等着的吗!”

可能李凡还不知道,因为他年纪轻轻的,就封了爵位,朝中有多少人眼红。

只是因为他也全是李世民面前的红人,现在正是李世民意气风发的时候,没有人去找不痛快而已,才让他乐得清闲。

不然就他那点心眼,怕是在这个朝堂里面,早就渣都没有了。

“咳咳,这不是说着嘛,别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当李凡念出这两句的时候,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这一点反应都没有,傍边的刘宏基看了看众人,小声的对傍边的尉迟恭说到,“这是不是不行呀?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呀。”

“你问我,我问谁呀?”两个大老粗干瞪着眼,也不好意思说话。

过了半响,坐在上首的李世民才激动的说着,“好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辈男儿就当如此。

快,李凡,你把剩下都念出来。”

“是呀,泾阳县伯,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吧!”

“额!李凡开始,也以为凉了呢!现在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总算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