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随即笑着说道:“谨谢楚王襄助寡君,郑之乱已平。”
“善。”楚王中点头说道:“不穀正欲使人入郑,汝既来,便由汝告知郑伯不穀之至。”
“诺。”使者拱手应道。
使者随后便回到了罕氏一党营地,罕巍和良友得知楚王中是来帮郑骀得也感到无比震惊。
原来郑骀在驷氏一党和罕氏一党开战后便遣乐良前去找楚王中,乐良在郑国南鄙与正在往祭邑赶的楚军相遇了。
楚王中还是接见了乐良,乐良对楚王中说道:“今驷氏覆灭已成定局,罕巍必有不臣之心,还请楚王襄助寡君。
寡君念罕巍有功于社稷,欲先断其邪念,使其不敢有不臣之心。”
乐良的意思是驷氏一党已经没有救了,想让楚王中支持郑骀,如果楚王中支持郑骀,郑骀可以不处置罕氏一党。
在楚王中看来,即使局势稳定的郑国也不堪一击,当然,郑国能乱一点自然最好。
所以对于楚王中来说,是驷氏与罕氏对立,还是郑骀与罕氏对立,区别不大。
乐良见楚王中没有立即拒绝,于是便又说道:“若楚王愿襄助寡君,郑将服于楚,寡君将岁贡钱万万。”
钱万万即一亿钱,差不多是一万金,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楚王中顿时便心动了。
楚王中答应了乐良的要求,随即率军与乐良一同奔赴郑邑。
罕巍和良友同时得知兵力少于楚军,于是便率军回新密邑去了。
罕巍率军离开后,郑骀便亲自带着酒肉,在一都西圃卫士的护送下来到了楚军军营。
郑骀一见到楚王中便手执玉圭,恭敬的以拜见周天子之礼向楚王中行礼,并说道:“郑土之守臣骀以享楚王。”
楚王中对郑骀的态度非常满意,随即还礼受玉,说道:“郑伯空手而来即可,何需如此多礼?”
郑骀知道楚王中所指乃他带来的酒肉,而不是玉圭,于是便说道:“王师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助孤平叛,孤理当犒师。”
“郑伯一番美意,不穀便却之不恭。”楚王中随即对昭同吩咐道:“左尹,将郑伯所增之物分赐于将士。”
“诺。”昭同随即领命而去。
楚王中随即设宴款待了郑骀,郑骀在楚王中面前一直表现的毕恭毕敬。
宴会结束后,郑骀便与楚王中商议了接下来的事宜,会议结束后郑骀便回郑邑去了。
郑骀离开后,昭同疑惑的向楚王问道:“郑伯有越君勾践之志,大王难道不担心乎?”
楚王中不屑的说道:“勾践灭吴,盖因吴、越差距甚微。即便郑若越,骀若勾践,吴焉能与楚比,不穀亦非夫差。”
楚王中认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所以根本没有把郑骀放在心上。
昭同想想也是,郑国的疆域不及楚国的十分之一,他也认为就算郑骀是郑庄公在世也无法与楚国相斗。
然而郑骀的确不是郑庄公,却比郑庄公多了几千年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