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壬子,大昕。
郑骀与列国诸侯皆服裨冕,来到了京宫文王庙门外,郑骀、晋侯柳、鲁侯嘉、燕侯、卫侯亶、滕侯皆西面北上,其余诸侯则东面北上。
随后列国诸侯受舍于朝,然后便又各自回到了诸侯之馆。
癸丑,大昕。
郑骀与列国诸侯皆服裨冕,释币于康宫祢庙。
随后又乘墨车,载龙旂、弧韣,奠圭于缫上,乃朝。
周王宫内,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
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
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上介皆奉其君之旂,置于宫,尚左。
诸侯至后,皆就其旂而立。
傧者四次通禀后,周王午乘龙,载大旂,像日月、升龙、降龙而出。
周王午乃于坛上揖之,天揖同姓,时揖异姓,土揖庶姓。
随后,周王午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明;礼日于南门外;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