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讲故事,学功夫(1 / 2)

1647年吴三桂攻打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

“净文,你怎么还在劈柴啊?快走吧!净业他们还等着你讲故事呢?”达摩堂的净水跑来叫。

“哦,来了!”手里巨斧连挥三斧,把面前柴火瞬间劈为均匀大小的三分,斧尖上挑,柴火飞起整齐落在前面的柴火架上,松开斧头,斧头崭入早已准备好的木头上面。

拍拍手对着一边的净水说:“走吧!”

净水经常来,是达摩堂的弟子,见吴应熊劈柴时间长了也不感觉他的劈柴功夫怎么样,其实吴应熊自己也没感觉怎么样,只是后来练“破戒刀法”异常顺利,才想起是因为长时间劈柴劈的。

在少林寺已经呆四年了,吴应熊今年八岁了,四年里他日夜不断修炼《九阳神功》,丹田内的“氤氲紫气”已经达到补满丹田的地步,身体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更加结实,身高相比大他六岁的净水还要高点,自己估摸着大概约有165左右。

和净水相遇,是净水被他师傅处罚挑水时才认识的。

净水很调皮,不像个和尚。

认识他自然也就认识好多达摩堂的人。

闲来无事吴应熊就给他们讲一些澄刚叫他背的经文上的故事,也幸得他口才不烂,讲了半年都把他们吸引了。

一次,讲故事被他师父达摩堂首座澄心瞧见,听是竟是佛经里的故事,见吴应熊讲得微妙微翘比自己看佛经生动多了,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佛理,很是高兴,特批他可以在达摩堂自由出入。

后来,吴应熊规定谁要听我讲故事就要耍一套拳脚给他看,而且要告诉他内功运行路线。

就这样,吴应熊的名声在少林净字辈里传开,好多其他堂的来听他讲故事,但也必须耍出自己最得意拳脚出来,否则,免谈!

【清朝那会只有穷人的孩子才会进少林寺当和尚,文化自然不高了】

半年下来,杂七杂八学了不少功夫。

有般若堂的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偏花七星拳,左右穿花手,大摔碑手,大力金刚手,少林绵掌【没有深厚内力是练不成的】;达摩堂的澄静指【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如意缩骨功,破戒刀法;戒律院的蜻蜓点水轻功【提着水桶过河时使用的轻功】,大挪移身法【脚不移身不动,就可平地挪后数尺】。

还有一些比较高深的功法如千手如来掌,大慈大悲千叶手,无相劫指等等,那些小子都不会,吴应熊当然更不能会了。

其中,罗汉拳,大力金刚手,澄静指,如意缩骨功,破戒刀法,蜻蜓点水轻功,大挪移身法被吴应熊练的出神入化,毕竟他内力深厚的很。

曾经见过达摩院的首座澄心使过一次澄静指,相比他,吴应熊的澄净指多了几分佛气和静感,谁叫他以前做乞丐时老在一个地方呆着,静感都练出来了。

“净文,今天给我们讲什么?”到了地方净业有些迫不及待。

吴应熊想了想说:“今天就给你们讲一段达摩东来的故事吧!”

“好,快点讲吧!都坐好,都坐好了,听净文讲故事前,先把各家的认为最拿手功夫耍出来看看,这是规矩,那几个生面孔,先来吧!”净业兴奋的跳来跳去。

“我是达摩堂的净一,我要施展的是破戒刀法。”出来个十七八的和尚对着大家躬身行礼一周。

“这个有人施展过了,换个吧!”净业站在石头上嚷着。

“哦,破戒刀法?多看两遍也好!”吴应熊看着净一轻声说道。

声音自然传到他们的耳中,四年苦修《九阳真经》,要是再没这点道行就玩完啦。

净一答应一声,走到兵器架上拿回一把戒刀,摆出“破戒刀法”刀法的起手式,吼叫一声,刀法展开,刀光霍霍声势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