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目光的聚集中,魏征不亢不卑,拱手说道:
“微臣以为,仅仅只是因为冯盎没有消息,就贸然给冯盎定罪,实在不妥!”
魏征这句话辩驳了在场的所有大臣,甚至包括李世民在内。
连李世民都觉得魏征胆子有些大了,这样驳回所有人的意见,一旦未能有充足的理由,很容易引火烧身,把自己的威望都弄没了。
李世民问道:
“魏爱卿,你可要谨慎说话,你认为情况是怎样的?”
却见魏征神色郑重说道:
“倘若冯盎真的要谋反,那周边州府一定会有消息传来,会说冯盎的兵力去攻占那些易守难攻之地,只有占领了这些可以据守的地盘,冯盎才能和大唐抗衡。”
“这样无声无息,看似是脱离了我大唐掌控,其实我大唐只要挥师南下,轻而易举的就能平定冯盎,冯盎又不是傻子,他若是选择自立,就不会这样门户大开,让大唐君可以轻易的长驱直入。”
“因而微臣以为,冯盎不一定真的谋反,或许只是有什么原因,一时没有和我大唐联系上罢了。只需要派出一名使者,和冯盎取得联系即可!”
李世民听完魏征说的话,不禁愣住了。
魏征的这番话说的还真对。
是他李世民考虑不全面了。
甚至说,满朝官员都没有魏征考虑的周全。
所有大臣都认为你冯盎既然连消息都没有了,那已经是实质上的自立为王,自然应该讨伐。
只有魏征从细节处认为冯盎应该没有谋逆,是还可以争取的对象。
倘若冯盎真的没有谋反,这就不知道能够节省多少军费。
李世民点点头:
“魏爱卿,你所言极是啊,是朕考虑不周到。”
众臣也慢慢品味出来,暗道自己确实考虑不够。
魏征躬身说道:
“说来惭愧,这并非是微臣的想法,而是从李昊先生那里得知。”
李世民一怔。
“是李昊先生所言?”
满朝文武也是一愣。
这李昊怎么每次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上次罗艺造反也是,明明出事地点在千里之外,他却能极为精准的判断当地的形势,堪比活神仙!
李世民这才更加信服魏征这番话。
李昊所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因而现在李昊不管说啥,李世民都会考虑相信。
“既然如此,应该派遣谁当使者前去?”李世民问向众臣。
众臣议论纷纷。
这使者一去,风险不可谓不大,如果冯盎真的反了,使者的小命不用想,那肯定没了。
当然,大唐人才济济,真要找出来一个使者也不会困难。
这时魏征踏前一步,神色郑重说道:
“陛下,微臣愿往!”
这是魏征一开始就想好的事。
李世民自然不许。
“魏爱卿,你以前是谏议大夫,现在你已经是当朝宰相,我大唐岂能拿宰相的命当赌注!”
魏征坚持。
“陛下,微臣曾担任过使者,颇有经验,而且此事微臣相信李昊,微臣前去必然无事。”
“再者说,倘若真有风险,微臣多少还能周旋一下,说不定能逃出生天,换了别的使者,恐怕真的要交代在那里,请陛下准许微臣前去!”
李世民直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