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糙理不糙,诸位武将们出入西陲,一路上所见所闻也更为深刻,听到尉迟敬德所言,都微微点头。
虽是没有文臣们那般聒噪,倒也也从言语之中流露出自己愤愤之情。
“尉迟江军说的没错,粮食丰收,养出了身强力壮的青年,再养起来,就成一身壮膘,不用来打仗,难不成还养成肥猪,等着年关宰杀?”
“说得好!上阵杀敌谁都不是天生就会,李闲能在西陲征战之中出来,也算是见过血的人,心中都能承受过来,何愁学不会一点保命武力?”
“李闲,你倒是说说,你是想和咱们并肩作战,还是要与这些坐在朝中咬文嚼字的文臣说东说西?”
不知是谁,在武将行列中喊上这么一句,瞬间将整个朝堂之中嘈杂压下,所有人怔怔的望向中央人影。
同样站在大殿中央的秦怀道和程处默两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李闲,在这片逐渐静谧的环境中等待着李闲的答案。
不知为何,两人暗中握着拳头,看着前方人影回头将目光扫去所有人,心中一阵紧张。
仿佛李闲的这个决定,将会是兄弟三人今后各自的方向航向,生怕李闲会与他们分道扬镳。
目光在秦怀道和程处默身上微微停留,李闲转而移开,心中也有种不舍得感觉。
朝着龙坐上揖礼,李闲朗声道。
“承蒙诸位前辈厚爱,我李闲受宠若惊。”
“至于官职一事,李闲别无他求,只望能得一片安逸之地便可。”
“更何况制造这东西,需要大脑中灵感碰撞方才能奏效,还望陛下恩准。”
话音落下,李世民尚未言语,殿中一阵唏嘘。
“唉~可惜啊,不入文臣治世,不入武将报国,这是白白浪费一身大能。”
“年岁轻轻便有此等消极姿态,哪里还有半点青年人模样,唉~”
“现在好了,不入文,不进武……”
龙坐上的李世民目光凝向殿中人影,思绪也随之飘荡。
李闲不要职位,着实乃是发自内心之举。
算起来目前大唐的火器制造,还是要依仗着这个小子,过分安置文武官位,只怕这个李闲又会弄出些新的法子。
他不为官,不代表朝中事物一概不管,朕依旧可以在闲散之中将他在文武之间调度!
眼见朝堂之中嘈杂渐起,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摆过手臂。
“好了,此事暂时搁置。”
“李闲,你小子身为此番西征重大的功臣,朕倘若不加封官职定然随行的军卒将士们心寒。”
“至于入武还是入文,还需朕细细思量。”
话语压下嘈杂,众臣也不再争执,李闲挥舞挥舞手臂。
“封赏继续。”
荣公公的话语再次从大殿上悠长发出,封赏的圣旨被一张张咏颂,朝内朝外欢喜。
那些随同李闲出征的百骑,封赏也极为丰厚,官职财帛一样不少,甚至与那些战死的将士们都有地皮良田的封赏。
在这片既充满喜悦的欢呼声中,众臣之中总觉得少许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