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四人又在院中小谈了一会,其中多是吕洞宾与张三丰讲他们各自之道,彭莹玉也能插着说一些自己的道理,张玄则只用心听着。
虽然修炼一途人人都不相同,可其中有些道理却能想通,道与术泾渭分明,道能衍生出术,术则难以演化为大道。
就在中原一片风起云涌之时,远在九州西南的益州,却被巴郡妖道张修所乱。
此人乃是当今五斗米道之主,刘焉入蜀后却与历史位面不同,此时的天下局势,还不到188年时那种情势,他也断然不敢烧毁栈道,一心割据蜀中。
他在刘宏面前求来的任务,自然也是要去做的。
刘焉入汉中后,竟不去州府径直朝阳平山奔去。
天师道二代天师张衡先前就在此隐居,刘焉少年时游历天下,与张衡和张衡妻卢氏有旧,故而隐约知道一些消息。
带着家中仆从赶到阳平山下后,刘焉几次想要入山,但却入山就迷,兜兜转转的在此走到山下。
幼子刘璋刘季玉心惊不已道:“父亲,这山诡异,我们还是离去吧。”
刘焉面色一怒,就欲要呵斥小儿,却突然见一青年道士从山上大步踏来,神采奕奕好似仙灵众人。
山下众人方欲开口,却听此人言道:“山下可是刘焉刘伯父?小侄张鲁见过伯父!”
刘焉闻言一喜,他却知张衡有一子名叫张鲁,不过数十年不见,竟已长这么大了。
“贤侄莫要多礼!”
说着刘焉上前几步,就走到了张鲁近前,这才发现原本迷蒙不清的山路,竟然通直了许多。
张鲁见状便道:“刘伯父,阳平山下有我父我祖立下的阵法,故而伯父你才不能得路入山,此时我将阵法散开,就开阔了。”
刘焉点了点头,暗道张家人果然道法高深,自己为官数十载,如今修的鬼仙法力,张衡这子嗣却都已经成就了鬼仙了。
再回头看了看自己不争气的幼子,刘焉可谓是怒从中来,长子次子皆在洛阳为官,他出任州牧岂能不留质子在朝?
不过此次来阳平山事出有因,刘焉心中满怀大事,也无暇教训自家小儿,匆匆让家仆将其带到附近城邑去,自己就随张鲁登上了阳平山路。
“君郎贤弟,一别数十年竟还能再次相见,当真可贺!”
方一入山刘焉就闻得一声温润缥缈的声音传入耳中,可不是天师道嗣天师张衡是谁?
“灵真兄你果然未曾尸解而去!”
张衡字灵真,刘焉与他亦是以字相称。
“哈哈哈,雕虫小技而已,君郎贤弟不必介怀,快请入山来。”
说着就见一仙风道骨,腰悬宝剑,手持玉印的老道踏步而来,仿佛缩地成寸般,几个呼吸就到了刘焉身边。
来人可不是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