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支大军没有回援,也许有很多的解释可以解释的过去,但在大秦灭亡时,老秦人去哪了呢?
曾经喊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呢?
嬴高心里清楚,在曾经老秦人和秦国君王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信任无间。
但是,从昭襄王无罪斩杀了白起,此举或多或少激起了老秦人的愤怒。
而在秦王政时代,先有成蛟兵变,后有嫪毐之乱,杀了一大批老秦人将领,此后任用以蒙恬为首的关东系将领统帅军队。
却没有对于老秦人进行抚恤,进行拉拢,以至于老秦人和君王间亲密无间一去不返,逐渐开始彼此猜忌。
这也导致,大秦兼并六国之后,朝堂上基本没什么老秦人的将领和文臣了,楚系把持朝政,关东系将领统帅军队。
可以说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期间,老秦人的心已被深深的伤透,为了大秦,前赴后继,死了无数老秦人儿郎,最后大秦席卷山东六国,老秦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故而,大秦帝国风雨飘摇的时候,老秦人冷眼旁观不予援手,以至于大秦帝国最终覆灭。
在刘邦入关中,只是一个约法三章,便让那个高喊赳赳老秦,死不休战的老秦人当了顺民。
这一世,嬴高既然成为了大秦的公子,而且现在有机会,也有能力,自然想要改变这一切。
.........
闻言,嬴政心念电闪,他心里自然是清楚,他与老秦人之间的隔阂,但是想要完成这一点,就意味着要承认先祖的错误。
而且,需要让打乱现在的朝堂平衡,这让嬴政心中多少有些纠结。
看到嬴政神色多变,嬴高一下子就猜测到了嬴政心中的担忧,不由得朝着嬴政一字一顿,道:“父王,若是没有了老秦人的秦国,还是秦国么?”
“若是不弥补老秦人,一旦大秦未来出现灭国危机,老秦人还会为王赴死,为国死战么?”
.........
听到嬴高的话,嬴政脸色在最后归于平静,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朝着嬴高,道:“你觉得先祖,杀武安君是对是错?”
“没有对错!”
嬴高抬起头看着嬴政,语气坚决,道:“站在王的位置上,武安君必死,虽然武安君没有造反的心,但是武安君拥有造反的能力。”
“昭襄王终究不是父王,他前期由芈太后执政,后期虽然强势,却也不同于父王对于大军的掌控,那个时候,武安君才是军中的信仰。”
“但是,站在武安君的位置上,武安君也没有错,他为了大秦,付出了一切,甚至于不惜一切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为大秦扫灭东出的障碍。”
“父王,儿臣以为可以借这个机会,为武安君平反,以收大秦将士之心,以收老秦人之心。”
“同时这一举动,也是告诉天下有才之人,为秦王尽忠,为大秦赴死,可以赢得身前生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