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每回姨娘吃了他的药,气喘和胸闷总能好上许多。
就是近日里又患上了走路发虚的毛病,因此今晚才请了您过去。”折扇恭恭敬敬的回话。
周玉文沉吟片刻,“那今日还叫姨娘照样吃了药睡下吧,今日我就不过去了。”
说罢就拐了个弯儿,去了另一处,折扇见状也不留人,福了身就回了院子里。
反正她已经按照秦姨娘意思请了,至于来不来,那可不关她的事。
徐氏的院子早早的落了锁,冬姨娘的院子里也熄了灯,周玉文一下子竟然无处可去。
“姨娘,二老爷今日还会过来吗?”
澜芷院内另一处,丫鬟寻了剪子绞了多余的芯,那灯芯便爆了一个火花。
她不是第一次这样陪着姨娘了,不过姨娘说话一向和开了天眼一般的准,她也深信不疑。
“耐心等着。瞧,灯芯爆花,喜事呢。”
被唤作姨娘的人正盘了腿坐在榻上,照着灯光筐了篮筛,挑线绣花。
主仆二人正说着,门外就有人进来了,“怎么还不睡?”
空旷冰冷的屋子里乍得响起男声,倒叫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老爷来了!”榻上的人欣喜的起身,连鞋都顾不上穿,“怎么也不知会一声,夜深露重,这样怎么使得?”
秀姨娘起身拿了架子上的外衣,“上月刚做的,老爷试试可合身?”
周玉文穿上,果然像是一早为他准备好的一样,十分合身。
“你总是这样体贴。”周玉文不仅感慨道,方才他没去秦姝那边,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人,秀姨娘。
想想自己两三年未曾回来,也该去看看她才是,没想到她还亮着灯。
说起来好像从做通房起就是这样,秀姨娘总是一夜一夜的亮了灯,只要他来,总能看到。
“我不及太太持家有方,也不及冬妹妹年轻貌美,也没有秦姨娘那般有才气,
想来想去,只有这一手针线活还算能入得了老爷和太太的眼。”
秀姨娘温温柔柔的答了话,她的话里总是充满了对徐氏的尊敬和对周玉文的倾慕。
“你自有你的好。”周玉文有所感慨的答了话,“对了,慧姐儿怎样?”
周慧仪是秀姨娘的女儿,因为从小身体弱,经不起奔波。
当时也没能跟他们去芜地,母女二人独个儿留在京中三年。
“劳烦老爷太太挂记,慧姐儿如今也算是能吃能睡,我还想着改日去开山寺替慧儿求一道平安福。”
开山寺是建昭帝亲封的护国寺,听说平安符很是灵验。
“我陪你去。”
周玉文搭了话,他对秀姨娘并没有太多感情,只是慧姐儿毕竟是他的女儿。
他这父亲一去就三年未归,求一道平安符属实算不得什么。
况且秀姨娘今日的举动,让他很是窝心,周玉文摸着外衣的绣花,这样繁杂的绣花可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
”你也仔细着自己,莫要把眼睛熬坏了!“周玉文叮嘱道。
“我知道,我和慧姐儿都会一直在这儿等着老爷。”秀姨娘抿了嘴,眼睛里泛了泪花,感激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