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室子弟不好当(2 / 2)

李世民相当惦记,捉摸着有效的办法。

他想起长孙无忌,想起偷跑去喝酒的程咬金,还有那对林南神交已久的老国公萧瑀。

许多人,都对林南寄予厚望。

“要不是朕刻意压了压,林南早就被举荐上来了。”

他看向身边一摞子的奏疏。

举荐林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可他害怕见到林南尴尬。

虽说给小官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总觉得,官位给的小了,会让林南委屈。

这种纠结下,按住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很感慨,觉得林南的人缘真的很好。

“听说五姓七宗已经调查到他的头上,甚至已经开始琢磨与他联姻,嫁予五姓女,彻底为他们所用。”

“好在,朕下手下得早啊。”

“朕的公主,可不是比五姓女好多了!”

李世民坐在这个皇位之间,就永远都在猜疑与自负之间徘徊。

若非跟林南聊过几次的话,激发了他的信心,他这个皇帝会做的更纠结。

现在,他又将面临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

“朕的叔父李神通,不满足职位在房玄龄等人之下啊。”

“若是林南在这,是否能告诉我究竟该怎么做。”

“虽说李神通与朕亲近,但皇室血脉,朕终究还是忌惮。”

李世民纠结时,也恰巧林南跟襄城在讨论这件事。

李神通争功这件事,满长安早已传的沸沸扬扬了,在大朝会上,都吵了很多次,李世民依旧拿捏不定。

这向来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林南发刊,难免会接触时政,意外的是襄城知晓的更多。

“淮安王善于交际,自幼开始,便于长安周边的士子们交往,颇有名望。”

“他与父皇之间,经常喝酒,关系也很好。”

“皇爷爷执政时,他更是被册封上柱国,尚书右仆射,位极人臣。”

“这一切,都与他迎皇爷爷进了长安有关。”

襄城久在宫中,耳濡目染,知晓的很清楚。

她的讲述,对于林南编辑报纸版面,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在皇室内部有所考证,能够变得更加权威,贴近事情真相。

在听闻这些内容后,他更是感慨。

“这李神通,也算是个厉害的角色。”

“李渊没进长安时,他就将长安周边全都给占了,最终亲自迎了李渊。”

“而这占领,竟然不是用打的?而是靠着嘴皮子以及酒肉朋友谈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