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还行(1 / 2)

人心靠不住,人心真是太靠不住啊!

其实,自从除掉翟让之后,就不断有人建议李密斩草除根,把翟让的旧部全部干掉,以绝后患。比如当时房彦藻就曾力劝他除掉单雄信。他说单雄信是一个“轻于去就”的人,不可能从一而终,早杀早好。可李密始终下不了手,因为单雄信勇冠三军,在军中有“飞将”之称,李密爱惜他的才干。再比如,部将宇文温也曾劝他干掉邴元真。他说邴元真这个人是翟让的死党,其长史的职位就是翟让力荐的,心里对翟让感恩戴德,留着这样的人,迟早是个祸害。可李密听完却不置可否,因为他不希望在攻克东都之前搞太多的窝里斗。此后他只是暗中提防邴元真,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最后消息传到邴元真耳中,使其随即下定反叛的决心。

想起这一切,李密真是感慨万千,追悔莫及。

莫非自己真的是心太软?

可是,心不软又能怎样?杀人固然简单,问题是稳定太难!就算把翟让的旧部通通杀光,一个不留,瓦岗就能上下一心、坚如磐石了吗?

未必。

当年,李密当瓦岗军领袖时,因为瓦岗军的元老们还算是看得起他李密。而翟让被兄长怂恿,跟李密之间产生了一些龌龊的间隙。

大海寺之战胜利后李密的影响已大于翟让。李密为了拉个人势方,曾以个人的旧封衔为名,在瓦岗军中组织了一个“蒲山公营”,直接归他个人指挥。翟让对这种做法,虽说口头上没有提出反对,而实际上对李密有了戒心。他曾提出带领他的旧部人马返回瓦岗寨,后来为了反抗隋朝统治的大局,还是留下来和李密并肩战斗,这个矛盾就算搁下来了。

几年的战争生活,翟让深探感到李密的才能远比自已强。因此,在推举政权领导人时,他和其他将领一起拥立李密为魏公,自己作李密的助手。当他的哥哥翟弘劝他说:“皇帝你自己应当做,为什么给了李密?你如果不干,我来干!”翟让听了哈哈大笑,不以为然。但翟让对于李密重用隋朝的降将降官有点看不惯,而且对那些人过分刻薄。比如,隋朝官吏崔世枢从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来投靠李密,翟让把他囚禁起来,向他索取财物,这个人没有满足翟让的要求,便受到重刑。翟让还曾经训斥房彦藻说:“你带兵攻破汝南,得到许多财宝,都给了魏公,一点也不给我!魏公是我立的,今后大事如何,还说不定呢”李密杀死翟让时,曾说翟让“专行暴虐”,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他又说翟让欺辱各位将领,看不起自己,大概指的就是上述一类事情。

这些情况,本来也算不了什么大事,翟让并没有存心拆李密的台,李密也不十分计较这些。但是,后来李密手下的那些隋朝降将们再三在他面前挑拔离间,使李密思想动摇了。特别是房彦藻,直截了当地劝说李密。“翟让没有把魏公放在眼里,需要早点下手。”李密逐渐有了杀死翟让之心,最后酿成了这场使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

李密一再犹豫之下,终于下定决心要密谋刺杀翟让,要跟翟让来个一了百了。

李密是相当自负的一个人。

早年间,他就被北周的大贤高人看重过。

这个年轻人虽然自负,可他的自负不是没有缘由的。他投奔瓦岗,给瓦岗带来了好运,也带来了厄运。

瓦岗过去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寨,只是由一群不相统属的盗匪杂糅而成的变民武装,可在他手里却迅速崛起,变成了一支战斗力异常强大的割据政权,让东都朝廷和隋朝军队焦头烂额,李密也因而一度成为四方群雄共推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