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又来了,没白费她这段日子的东跑西窜的瞎折腾。
上次汤山刺杀之后,青卫沿着那些刺客留下的痕迹一路查到了尚书省廷尉下面的左中郎余齐。他负责运送工部监造的兵器,查检入库,然后分发给京郊附近的几个大营,卫城。
其中有一批上百件的弓箭,箭矢在入库之后不翼而飞。
青卫把经手此事的所有官吏都带回去一一审问,最终确定此事与余齐脱不开关系,青卫立即派人封锁了余府,并请旨入府搜查。
但是搜查的青卫一进余齐府邸就震惊了,除了他的那个贴身仆从,余府里空无一人,阖府就剩下他们两人了。
青卫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余府众人早就从他们眼皮子底下逃走了,或者说是光明正大离开了建康!
穆无听说此事之后,先是震怒,然后是羞惭,恨不得引颈就戮。
他主动到显阳宫门外负荆请罪,跪了一个时辰之后,据说陛下令他戴罪立功。
这次青卫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这才知道早在十日之前,余齐的家眷就开始陆陆续续以各种名义离开建康,就连仆从也是在这十日内悉数散尽。
令郑微感觉奇怪的是,余府好歹也是位左中郎,即便家里人口简单,家眷加上仆从至少也要数十人,如此大的动静是怎么做到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的。
郑微忍不住去青卫查,这才知道那个余齐真的是个清官,而且还是个良善之人。
他两袖清风,一年八百石的俸禄勉强能养一家老小,若不是他妻子勤善持家,恐怕家里连几个奴仆都养不起。
即便余夫人费劲心里,家里也不过只得两家奴仆,一家管着府里庖厨之事,一个管着府里的洒扫活计,忙起来则什么都干。
余齐的贴身仆从就是其中一家的儿子。
青卫三日后还是找到了这两家仆从,毕竟他们在逃也难逃远,从这些仆从嘴里又得到一些消息。
余夫人在离开当日告诉他们,余齐在朝中得罪了贵人,那些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未免殃及家人,他们决定举家迁出建康,余夫人拿出家里一半的积蓄分给他们这些仆从,还把奴籍身契还给他们,说余大人过几日会亲自去府衙给他们办良民籍契。
让他们在余齐父母妻儿建康两日后再离开,但是这消息切莫声张,以免消息走漏,惹恼了贵人他们无法离开。
然后两家就打着探亲的由头离开了建康,逃到乡下躲祸,至于其他的他们是一概不知的。
大约还是余齐的那个贴身仆从知道的多一些!
这件事一连查了五六日,余齐从头到尾都硬气的很,只说家里日子拮据,老母病重无钱看病,自己一时心急就偷了那批弓箭,卖给了一个江湖人。
至于那人是谁,买弓箭做什么,他便死咬着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