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辰逸站在原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
……
于谦在交趾回来后,因功升调到了兵部,做了兵部郎中。
虽说官职品阶不算高,但是是掌握着实权的,摆明了皇帝想要锻炼他了,而翰林院是没有这种作用的。
翰林院的清流官相较于一个能干实事的官就无足轻重了。
于谦在兵部的衙门上值,凡有任何的军队调动都会经过兵部的手,因此他凭借着一些调令就额能推测出朱棣的一些意思来。
此时,兵部尚书和侍郎都不在,因此就有些好事者在嘀嘀咕咕的谈论着什么。
于谦皱着眉头,他们谈论的不过是这次出征的事情,但是有些话未免太过想当然。
“阿鲁台犯边,皇上开了金口要讨伐,大明的三大营精锐尽出,啧啧啧!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就是!当初太祖皇帝带着三千营处处征讨,打的蒙古骑兵抬不起头来,如今的鞑靼部又能厉害到哪里去呢?前次皇帝亲征,不也将他们打的抱头鼠窜,琅琅大败嘛?”
其实许多的人都是颇为年轻的,唯独几位老人对此是报以沉默态度的,他们都是老油条了,哪里会轻易开口?
这些你年轻人说到兴致之处,难免会带着三分热血。
“鞑子屡次犯边,朝廷叫苦不迭,这下还不彻底给他们一个教训?”
“是啊!要我说,就该用三千营来击败鞑子,叫他们知道不知好歹是要受教训的!还敢三番五次挑衅大明,这一次非给他们点厉害瞧瞧不可!”
他们热切讨论着,连公务都落下了,一个个高谈阔论,慷慨激昂。
于谦出来的时候,众人也没有察觉,只是当他咳嗽了一声后,众人中才有人反应过来,讪讪道:
“嘿嘿嘿,郎中大人好。”
不过倒也有同僚过来问道:
“廷益啊,你的恩师是临安伯,你的眼光向来也是最为毒辣的,你来说说这次咱们能否大败鞑子?”
于谦一向是心直口快的,只有在唐辰逸的面前才会有些顾虑,此时更是毫不客气的说道:
“沙场征战的时候,向来讲究的就是先虑败,再虑胜,大明的三千营在战力上显然是不如鞑靼的骑兵营的,若是指着三千营的话……”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众人都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
一下子,众人就没了兴致,撇撇嘴道:
“廷益何必冷了大家的心呢?”
于谦便抬眼望了他一眼,也不由有些失笑。
是了,他们没有真正的身临其境过,盲目的乐观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他可以没有说大明赢不了。
“诸位,我只是说光凭三千营难以取胜,并不是说大明没有赢得曙光!”
“你的意思是?”
于谦便笑了笑,淡然道:
“我的恩师乃是神机营的参将,神机营近来随着火枪的研发,战力大涨,若是战时使用得当,明军自是无往而不利!而且……此战若是有吾师在,胜局已定!”
说罢,于谦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整个人身上显露出自信的光芒。
众人便默然,临安伯真有那么神嘛?
他们不得而知,不过看于谦着胸有成竹的样子,再加上他们本身对大明的期盼,竟是不由自主的被他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