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去做,凭白惹得父亲不悦,对自己也不好。
反倒是朱瞻基老爷子很喜欢,当初被称为“好圣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
第二日。
朱瞻基一早就进了宫。
他是不用通报的,朱棣给了他一块令牌,可以自由进出宫内畅通无阻,但是出于礼数,朱瞻基每次进殿都是要先打声招呼的。
朱棣也一早就起来穿戴好了冕服,戴了通天冠,准备迎接今科的进士郎。
特别是那个叫于谦的状元,很是乘他的心意。
待时辰一到,宫里的宫女宦官就开始在华盖殿摆放琼林宴所需的东西。
礼部的官员要策划这次的整体布局,什么官员坐哪,今科的进士排序,这都是有讲究的,中华五千年的礼仪之邦,礼不可废!
待众进士入席,朱棣才在一种官员的簇拥下,施施然出来,坐在上位。
此时他面带微笑。扫视着下面的诸位公卿和朝廷的栋梁,心里很是欣慰。
每次的伦才大典都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对于人才的选拔更是不可忽视。
想起这些来,便想起太子最适合干这个了,这些年来各省道府县的许多官员都是从太子府出来的,不过都是能臣干吏。
朱棣深深的知道他并无私心,不然……
宴席进行的很是愉快,朱棣小酌几杯后面色也先是十分红润,精气神好了不少。
就见朱棣寻找着于谦的身影,每次的琼林宴都有赐酒的传统,朱棣也不例外,此外还要赐予冠服和银带,甚至还有银钱。
“哈哈哈,于谦!”
朱棣恍一开口,殿内的声音立马消散全无,众人不再说话,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于谦,眼中有着羡慕之色。
于谦本来不胜酒力,被几位大人过来拉着喝了两杯,此时已经隐隐有些醉意了。
见于谦没反应,周围几人忙在戳了戳他的胳膊肘,低声道:
“于谦,于状元!皇上叫你呢!”
“嗯?”
于谦这才反应过来,睁着迷离的双眼,急忙看向上位。
“皇……皇上,于谦叩见皇上!”
于谦七荤八素的跪倒在地,说道。
朱棣见了并不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只是笑着说道:
“哈哈哈,于谦,你乃是今科的状元郎,朕见过历次的状元,就是没出你这么一个人,朕倒是有些好奇了,你是如何能写出这么一篇策论的!”
说罢,众人皆是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只见于谦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努力的使自己清醒一些,说道:
“回……皇上,于谦自仁和而来,进了京城便蒙唐……唐辰逸相助,于会试及殿试皆有所指点,若是没有他,于谦作不出这篇策论来!”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唐辰逸是谁?
京城中似乎也没听说有哪位才子叫这个名字的。
下面的官员也懵了,不会是于谦喝醉了在胡言乱语吧?
“蹇公,你身为吏部尚书,总览天下英才,可曾听说唐辰逸此人?”
“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嘶!好像我也在哪听说过!”
“想起来了!此人不就是近来闹得满城风雨的小山庄一案的嫌犯嘛?”
众人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