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美论说(2 / 2)

玄星圣帝 梦碧幽 0 字 2021-08-24

第一个表情可能就是被这星月的美丽震撼到了,第二个表情可能就是感叹这样的美好并不能长存,第三个表情可能就是她释然了,明白了昙花一现的事物只在那一刻才是最美的,否则即便它长久保存,它也仍然不如当初感受到的那样美丽。

因为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人会出现审美疲劳,就会觉得当初很美的事物并没有什么美的,也就是常常所讲的喜新厌旧。

或者换一种说法来讲,就是这个美丽的事物将观赏它的人的欣赏品位提升到了它这一个阶别,而提升到它这一个阶别所导致的后果就是,这个欣赏者不再为它的美丽而感到惊喜或是赞叹,必须要有更美的事物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才会为其赞叹,才会感到惊喜。

欣赏者的品味通过观赏不同的美丽事物不断地在提升,从反面来讲,就是不断地在喜新厌旧,是一种不好的作为,但是从正面来讲,这种转变是一种提升,欣赏品味的提升。

欣赏者的品味每提升一个阶别,都在说明着欣赏者发现了另一种美丽,他更加地会欣赏美丽了。他正在朝着更美的事物靠近。

美丽的事物,正因为欣赏者的欣赏才显得更加美,如此它的美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山林里的一朵野花,哪怕开得再美,也无人问津,它永远也不能向世人展示它的美丽,这难道不是美丽事物的悲哀吗?

美丽的事物,美了欣赏者的内心,这才能彰显它的美丽价值。美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深层的是内心的美丽,但是它们都需要一个会挖掘美的欣赏者去欣赏它们的美丽,否则它们就会成为山林里无人问津的野花。

美,究竟是外表的相貌美更好,还是内心美更好?

如果从最终都要消失上面来看,无论是外表的相貌美,还是内心美,它们一点价值都没有,更不必说谁更好了,反正最终这一切都是要消失的。

如果只看还活着的这段岁月,那么外表的相貌美终究没有内心美好,因为外表相貌美的人中也不乏有内心邪恶之人,就是他们的内心邪恶给他们外表的美好相貌蒙上了污点。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盖棺定论的证据,这只是某一些相貌美而内心却是邪恶的,或者说有一半的人相貌美而内心却是邪恶的,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半的人而去否定另一半的人,这样做就是强行盖棺定论,以偏概全,属于极不严谨的判断。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看有几个相貌美的内心也美的,或者说有一半的人相貌美内心也美,就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这也是属于以偏概全,是不严谨的判断。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看有几个相貌丑内心美,或者说有一半人相貌丑内心美,就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这也是属于以偏概全,是不严谨的判断。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看有几个相貌丑内心邪恶,或者说有一半人相貌丑内心邪恶,就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这也属于以偏概全,是不严谨的判断。

所以就不能轻易盖棺定论,相貌美就内心美,相貌美内心就邪恶,相貌丑内心就美,相貌丑内心就邪恶,这是以偏概全,是极不严谨的判断。

所以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勿要多加猜测,画蛇添足。当然了,这个道理仅仅只针对于这里,落到别处还起不起用就不知道。

说了这么多,究竟内心美更好,还是相貌美更好?

如果他相貌美内心却是丑陋的,那么他的相貌就算不得什么了,这显然人注重的美是内心,否则就不会因为他内心的丑陋,而忽略了他相貌的美。

这就是相貌的美遮盖不住内心的丑。

如果他的相貌丑而内心却是美丽的,那么他的内心美当然比相貌美更好,人会因为他内心的美而忽略他相貌上的丑。

这就是内心的美并不因为丑陋的相貌而深深埋藏不得人见。

虽然还有两种情况,内心美相貌美,内心丑相貌丑,这种辨识度很高的情况,但是通过以上两种已经可以判断出内心的美更胜过相貌的美。

寂江说:“这好看吧,娘子们?”

“嗯,超级好看。”王寒香说。

“好看。”刘佳说。

寂江说:“既然都已经看过了,那也该是时候出去了。”

“啊?这就出去啦?我还没看过瘾呢。”王寒香说。

“夫君,那出去吧。”刘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