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子此言一出,众人都齐齐看向他。神筹子之名,道门中人几乎无人不晓,纵然对其本领的描述有夸张成分,但也说明此老确有过人之能,所以他归天之前留下的谶言,自然能引起大家格外注意。
只听流云子说道:“祖师离世之前,一直郁郁不乐,弟子们问其缘由,他却一直不肯明说。”
“直到离世当日,他突然道,‘我今日要去了,无法再庇护你们,你们于十年之后避入深山、绝于人迹,未来或可保全自身’。”
“我等欲再问,祖师只是摇头,最后叹道,‘大灾至、厄难起,山河破碎,人世离乱,神鬼齐哭’说完之后就魂归仙乡了。”
流云子说完,在场诸人都有些怔愣,只因此番预示听起来颇为惊人,场中一时鸦雀无声。
“大灾至、厄难起,山河破碎,人世离乱,神鬼齐哭”,这当中叙述的,分明是灭世之景,世上第一术算之人临终前留下此等谶言,如何不让人震惊?
“他这是什么意思?十年之后会有天下大乱!?”淳淳子问道,这消息过于骇人,他也有些不敢置信。
“从祖师留下的线索推断,大致如此。”流云子回答。
听了流云子的话,道士们都陷入思考,其实当今天下早已纷乱不堪,自清末以来,洋人、长毛匪、军阀各据一方,老百姓就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但这神筹子预言,十余年后还有更可怕的祸乱,即便能够洞悉未来、遁世自保的道门中人,也不禁为此忧虑。
“关于这谶言,你们可还有更多消息?”淳淳子问道。
流云子摇摇头,回答:“我等学艺不精,无法如祖师般窥探未来大势,但从现在形势看,应该是兵燹战祸吧。”
淳淳子点点头,说道:“道门一脉同气连枝,你们不远万里来告诉我们这么重要的消息,我等感激不尽,定当好好酬谢!”
流云子却慌忙摆手,直称是应当之责。
两人客套了几句,淳淳子又问道:“这事情,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流云子想了想,回答道:“既然祖师已经有明示,我们是打算十年之后寻一处人烟罕至的深山,归隐修行的。”
淳淳子沉吟片刻,说道:“你们自己或许好办,但其他各派总涉数千人,纵然神筹子前辈为当世神人,也不能因为他一句谶言,就吓得所有人在十年之后全部遁世。”
在旁的众道士纷纷点头。
其中,青城掌门说道:“但凡天下大势,必有征兆,既然有这谶言,我们也可以顺藤摸瓜,留心查看,若是真有大乱之象,到时候再作打算也不迟。在此之前,我觉得还是安心修行,顺势而动吧。”
华山掌门也说道:“自有道门以来,天下大乱又不是一次两次,到时候该封山的封山,想入世的入世,或者顺心修行,或者保全自身,各凭造化吧。”
其他人听后点头,这几人的话也大致道出了大家的心思。
流云子点头赞道:“该当如此,天地未来由因果而变,并非不可更改,我等见微知著、顺应自然即可。”
说完后,流云子顿了顿,继续道:“不过我们今天来此,不光是告知大家祖师谶言之事,其实还有其他想法。”
众人听他如此说,都是一奇。
只听流云子说道:“若祖师谶言当真应验,有大灾临世,那道门各派即便遁世,也应当有些自保手段,以备万一。”
“哦?这是怎么说?”淳淳子问道。
流云子回答:“刚才华山派道友曾言,道门自古以来,经历过天下无数战乱。”
“但此一时彼一时,要说过去,我道门弟子有武艺法术傍身,其中佼佼者,对付普通兵丁,以一敌百也有可能,所以就算战火蔓延到隐遁之地,道士也多少有自保之力。”
“但现今时代,枪炮大兴,我们即便有些武艺和障眼法门,在枪炮面前也与婴儿无异,如若遇到灭顶之灾,只能束手待毙。”
流云子所说,其实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这麻烦早在七八十年前就有了——道士要修道长生、行走阴阳,若是学人家扛枪拿炮,只会耽搁修行,况且学了也不一定打得过人家,基本上算无解之题。
所以便有人提出疑问:“事实确是如此,但我们又能如何?”
流云子略一沉吟,轻声道:“诸位可曾想过,我们能否借助一些......生死法则之外的力量?”
淳淳子听后眉头一皱,厉声道:“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