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卢卡斯的讨价还价,费恩为自己的队伍争取到了12套外骨骼装甲。按照之前的配比的话,两个纵队的魔导士,每个大队平摊也不足两套装甲。为了保证战斗力,卢卡斯是打算给一些小队全员配装外骨骼装甲,然后再分散到各个大队里去,没有配装到的也没有办法。
可现在费恩一次性就要走了12套,可以说一旦列装,费恩所在的队伍将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了。所说外骨骼装甲数量多,但是这是新东西,现在的魔导士还没有实际操作过这东西,肯定是需要适应的。
大队的满员编制是六十四人,但是现在第十九大队能报道的,加上新兵只有五十七人。除开新兵只余有三个中队的熟手,显然是远远达不到战时标准的,而且对于这些训练欠佳的新兵怎么安排也是一个问题。
为此,费恩决定对自己的队伍编制进行大的调整。原有的队伍编制全部打乱,以装备了外骨骼装甲的魔导士为主要战力。虽然还没有见识到新型装甲的威力,但是费恩始终相信在这场战争中,装备了外骨骼装甲的魔导士一定会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参考某大国经典的三三制战斗编制,费恩将十二套装甲全部发放给有经验的魔导士,各四名魔导士组成一个突击小队。每个突击小队再配备同样数量的两个魔导士小队。三个小队形成一个完整的战斗单位。剩下则被费恩划为了普通作战单位,主要任务就是对主力战斗单位进行协助。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费恩便组织所有的队员开始适应新的作战编制,以及熟悉新型的外骨骼装甲。
出发的当天,费恩带领着新的队伍开始向着边境开始移动。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脱离总参谋部的预测。使得先遣部队能有时间从容地安排进军的时间,毕竟魔导士部队只是作为先遣部队,还需要等待步兵部队的跟进。
由于人数的限制,以及随行的还有其他的普通部队。所以这次的行军走的是陆路。这也给了费恩更多的时间,在路上费恩要求所有的队员不得停止对于新编队和新型装备的熟悉。特别是那几个新兵,在一路上还要接受老兵们的各种“刁难”。
尽管队伍中有少许的抱怨,但是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由于费恩本身对于新型装备的熟悉程度就很高,使得其所率领的队伍第一个就完全掌握了新型外骨骼装甲的使用。而新兵们在老兵的各种“刁难”下也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等到达边境新的驻地时,第十九大队已经基本完成了队伍的重组和形成了基本的战斗能力。各小队成员之间也从陌生到熟悉。费恩十分庆幸自己所在队伍的这种状态,这也和之前他向卢卡斯要求有关。
费恩很清楚他所带领的队伍是临时拼凑而来的,那么最为重要的便是团结。为了尽快能团结队伍,他向卢卡斯要求其所在队伍的成员必须是完全是从各个地方调来的,同一部队调来的不得超过三人。
这些被完全打乱了编制补充进来的人,由于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队友,服从最高长官的命令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索拉贝托是诺曼的边境小镇,从这里可以直接通过陆路进入到奥伦境内。在它的东南方向300公里的地方就是奥伦帝国的临时首都布列孜克。
因为库特曼及艾尔巴利亚的进攻态势迅猛,很快就翻阅了阿里夫特横断山脉,威逼奥伦首都赛格勒。为了保证政府的有效运转和随之而来的战争威胁,奥伦帝国将政府移到了现在的布列孜克。当然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斯图亚特皇后。
稍作休整,集结起来的20多万的先遣支援部队便开始向着奥伦境内进发。沿途都有奥伦的补给部队给与相应的补给,让费恩感觉这好像是在自己国内作战一样。虽然军队沿途都没有进入城市,但是经常会有奥伦市民聚众出城来观看诺曼军队。
“少校!刚刚那个少女可是在给你抛媚眼呢。”
随着这段时间的相处,文迪的胆子开始大了起来,时不时还会开一些费恩的玩笑。而费恩对于这样的行为一般都不会在意,只要不过分,不触及到他的底线就行。战前的轻松氛围能很好地缓解战士们的紧张情绪,当然这是以不影响军队士气为前提的。
“我觉得她更像是向你抛媚眼,你可以去留一个联系方式,等回程的时候去找一下对方也没有什么不好。”
费恩附和着,同时也观察着逐渐脸色变红的文迪。虽然年龄比费恩要大一些,但是文迪青涩的表现,让费恩断定这家伙还是一个未经人事的雏鸟。时不时取笑一下对方,也能给这枯燥的行军生活增添一丝欢乐。
文迪木讷腼腆的反应引得周围人尽情地调侃,氛围变得热烈起来。
费恩巧妙地给他家找了一个有趣的情绪宣泄口,转过头来的费恩脸上反而有一种凝重。
行进车队两边的欢迎人群中到底都隐藏着什么样的人,没人知道。但是费恩肯定这里面一定是有着敌人的探子存在,己方这边的行军路线和相关情况应该已经被对方所探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