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打算拿这幅画绣一柄宫扇的,如今我倒是换了主意。”
“姑娘这是要绣帕子?”巧云笑着说,“这青光缎最合适做手帕了。”
“嗯。”孟毓晓点点头,伸手在绣筐边插好的几根针线中挑了一根青色线的针,然后抬头看一眼跟前的流云,示意了一下书桌说:“书桌边上压了两首诗,是后日诗会要用的,你模仿着我的字迹,练熟了,日后定有用上的时候。”
“明白。”流云答应了一句,便去书桌边练字去了,巧云则如同往日一般,坐到孟毓晓的脚边,为她挑线,穿针。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气氛十分的宁静,尽管外面刮起了寒风,竟是一点都不影响屋子里的三人。
之间一点点的流逝,不一会儿便已经到了亥时,听着院外竹梆子敲响的声音,巧云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朝着孟毓晓说:“姑娘,该歇着了吧?”
“什么时候了?”孟毓晓问了一句,手上却并没有停下来。
“亥时一刻了。”书桌边的流云回答道,“姑娘该歇息了。”
孟毓晓停了一下,看了一眼手里的绣绷,宣纸上的元宵灯会才绣了三分之一不到。
“我再绣会儿吧,你二人若是困了便先去睡去。”孟毓晓说着又低头继续。
“我们不困。”巧云连忙强打起精神摇了摇头,然后小心翼翼地对孟毓晓说:“姑娘这帕子明日绣也可以的,何苦这晚上熬夜,一会儿烛火伤了眼睛。”
“这帕子后日要用,而且又不能叫人瞧见了,趁着晚上没有旁人出进,我多绣一点。”孟毓晓轻声回答着巧云的话,纤长的手指捏着针在绣绷上下穿梭。
“后日不是要去诗会么?”巧云又问,后日就是二月十八了,今日郡主刚下了帖子的。
“嗯,就是诗会的时候要用。”孟毓晓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巧云,“你若是闲着没事,不如去厨房弄些吃的来,我倒是有些饿了。”
“哎,好!奴婢这就去!”巧云连忙起了身,赶紧往外走去。
孟毓晓盯着手里的绣绷,却微微有些出神。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觉得那颐和郡主在暗地里帮自己,希望这一回,她也能帮自己把这难关给渡过去。
孟毓晓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直了直腰身,这么长时间的低着头,后脖子酸的厉害。
正要抬手,一双轻柔的手已经盖到了自己的后脖子上,轻巧地揉捏起来。
孟毓晓回头看了一眼,见是流云,只是轻轻一笑,重新拿起绣绷说:“字练得如何了?”
“似乎不尽如意。”流云轻声回答。
孟毓晓浅浅一笑,手里的线又是一上一下,“这练字本就不是什么可以投机取巧的活,你若是想要模仿我,这些都得好好练。”
“奴婢知道,一定会勤加练习的。”流云柔声说。
孟毓晓心里忽然变得十分沉稳下来,好似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坎一样,沉稳地绣着手里的帕子,一下又一下,慢慢地勾勒出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