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在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社会,一首绝妙的诗词,足矣让文人们欣喜若狂了。</p>
明非的鹊桥仙一出,纷纷朝周边扩散了开,一传十十传百,他的五步成诗也是一个接一个的轰动了各大学府、酒楼甚至那些风花水月的场所。</p>
一个个学子都怀着复杂的心情欣赏着这首诗。有钦佩,又嫉妒,有憎恨。</p>
“细数历年乞巧节的佳作,这首诗无一能及啊……”</p>
“五步成诗?我倒不太相信,莫不是这些人传的太神了些……”</p>
“此诗一出,以后乞巧节便无人再敢作诗了……”</p>
“又如此才人在世,我等再无出头之日啊……”</p>
……</p>
这首诗别人如何评价,明非不太关心,毕竟这些都不是自己写的,都是拾人牙慧的做法,他内心深处未免还有一些不好意思。</p>
他此时与苏海棠倚在一栏杆处,他急切的想弄清楚苏瑰的身份。</p>
苏海棠也是被苏瑰的到来惹得毫无兴致了。</p>
虽然明非给她作了首浪漫的鹊桥仙,表达无限爱意,但心里埋藏已久的负面记忆被一下扒了出来,也是心绪难平,不是很好受。</p>
“苏瑰是何人?”</p>
在二人沉默了良久之后,明非忍不住率先问道。</p>
苏海棠咬了咬红唇,犹豫了片刻,缓缓答道:“我与他本是同一脉,却在几代之后地位相差悬殊,父亲大人想攀附于他家,重振我们这一脉,便在年幼时便与他家立下婚约…”</p>
同一脉?明非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都姓苏,原来是同一宗的不同分支。</p>
在不同分支中总有风光的也有没落的,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p>
他轻搂苏海棠细腰,将袍子脱下来披在她肩上。</p>
细问之下,苏海棠一一道出了原由。</p>
她与苏瑰皆为隋朝宰相及四贵之一的苏威之后。已历经四代。</p>
苏威的儿子苏夔一脉始终旺盛,孙子苏勖,也就是苏瑰的父亲,乃是大唐十八学士之一,文学上是与于志宁齐名的人物。</p>
苏瑰之父苏勖本是唐太宗李世民四子秦王李泰的门客,多年来效忠秦王,为《括地志》的主要编写者之一,之后受到李世民的极大赞赏。</p>
后来娶南康公主,也就是苏瑰的母亲,拜为驸马都尉,更是风光无限。</p>
而苏海棠支系这边,乃是苏威之子苏季的后人,到她父亲这一代家底已早已败光。比起驸马爷苏勖,相差甚远。</p>
她父亲苏澄便想着通过她与苏瑰的联姻,来重振家门。</p>
所以自幼便立下婚约,约定苏瑰与苏海棠的婚事。苏海棠的父亲从小将她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闺中秀女,逼迫她处处迎合着苏瑰。</p>
恰巧苏瑰对她一往情深,见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便步步紧逼。她急切之下,便离家而走,投靠了灵犀阁,凭着一身琴艺混口饭吃。</p>
“你父亲为何要那样对你?”明非问道。</p>
“这也不能全怪我父亲……”苏海棠却还在为处处逼迫自己的父亲辩解。</p>
明非叹了口气。</p>
还好如今苏瑰父亲苏勖与母亲南康公主已经死了,苏勖生前虽然名声在外,但未得爵位与实权,所以到了苏瑰这里,顶多能算得上是富贵之家,在朝廷上已没有任何地位,连宗室都算不上,不足为惧。</p>
倒是苏海棠所说,苏瑰并非纨绔,从小饱读诗书,才能卓越,在下一次恩科中必能高中。</p>
“你对苏瑰有意?”明非轻声问道。</p>
苏海棠握住明非在她腰间的手,柔声道:“公子会娶我吗?”</p>
他正要回答之时,便听得三味书屋那边传来人群的哄闹声,哄闹声中,一个一人大的祈天灯缓缓升起,灯面白纸之上题着一首诗青玉案——七夕:</p>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p>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p>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p>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
这祈天灯便是明非先前所作,这诗也是他先前所题。</p>
祈天灯之下,众多学子高仰着头,注视着这一幕。</p>
还未从五步作成的鹊桥仙中回过神来,便又出了一首青玉案。</p>
“不得了不得了,苗掌柜,这诗是何人所作?”</p>
一学子问道书屋掌柜王富贵。</p>
王富贵嘿嘿一笑,答道:“这当然是我们家少爷杨过所作了。”</p>
“杨过……”</p>
众学子惊叹,前有明非,后有杨过,简直是二人便占据了这京城文学界的半壁江山。</p>
这青玉案完全不输先前的鹊桥仙,特别是那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将这七夕相会的意境写的情意满满。</p>
“这两首诗你可满意?”明非笑道。</p>
苏海棠莞尔一笑,附于他怀中,轻轻点了点头。</p>
……</p>
“明兄!”</p>
突如其来的喊叫,将明非刚酝酿的气氛给冲了个干净。</p>
寻声望去,是周奇与林杨二人。</p>
这两个羔子,这来的也太不是时候了……明非心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