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万般法门(1 / 2)

听了关山道一番话,关鸠觉得阴曹吏的修行之道便是将自己化作一片大海。</p>

海可纳百川,可容万物,但海依然是海。</p>

“除了酆都府之外,上朝大多修士出自学府和神祠。前者虽然有不同学派,大都讲究‘浩然之气,君子之风,天人贯彻’,丹心映汗青,笔墨掌乾坤,大而简之,便是‘以文载道’。”</p>

“据闻集大成者,出口便是圣章谕令,可谓圣人。”</p>

“后者则是追寻蕴藏天地之间的‘道’,窥见生命兴荣盛衰的奥妙,万物生灭之玄奇,感悟世间万事万物流动。以符箓、道场、术法皆是他们神祠方士拿手绝活。”</p>

“当中之玄奥,非是言语可以书表。再历经三尸斩灭,天人五衰后,已是神仙中人。”</p>

“此外,更有外来释教子弟,其修行方式和神祠大体相似,凡比丘刍尼,皆持修‘五停心观’,以期息止惑障。”</p>

“以‘不净观’止贪想痴妄;以‘慈悲观’止嗔恚烦恼;以‘因缘观’止痴愚烦恼,以‘分析观’破除我执;以‘数息观’令心止于乱。”</p>

听得关山道莫名给自己讲解这么多,关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些和现下的我有什么关系?”</p>

“我和你说的,便是当今的修行正途,非一般之人可以望其项背。因此大多数有修行向往的人会选择当阴曹吏,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条终南捷径。”</p>

关鸠算是明白,走不了关山道所说的康庄大道,一些心急的人便会选择走上阴曹吏这条‘歪路’。</p>

“而成为阴曹吏后,那就是万般道路皆可通,就看你自己是怎么走的。”关山道站了起来,倚在墙边。“话虽如此,我朝不容邪门歪道,切记心中。”</p>

“说明白些,他日你要是想佛道双兼,也可水到渠成。”</p>

关鸠默默点了点头,朝关山道拱了拱手。“多谢赐教!”</p>

此时,耳边的低语在这静谧的房间越来越响,令关鸠使劲摇晃自己的脑袋,意图将这声音驱赶开来。</p>

“你这是怎么了?”</p>

“只是耳鸣又犯了。”</p>

“耳鸣?”关山道走过去,扳正关鸠的脑袋瞧了瞧。“这有多久了?”</p>

“有三个月了。”</p>

关鸠想了想,还是一五一十地告诉给关山道。</p>

听了之后,关山道面色一凝,并没有立即回答关鸠,目光直勾勾盯着关鸠,把关鸠看得发毛,看得心中生怯。</p>

“在你入酆都府前,你的故乡在哪?”</p>

关鸠回溯了一番原身的经历。“岭南,故乡被罗刹鬼毁了,便一路北逃到南都。”</p>

“从岭南到南都啊.....”关山道感叹一声。“好遥远的距离,怎的没有去投奔总督两广的酆都府呢?”</p>

关鸠一时语噎,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想问问原身。</p>

关山道也没有在这个话头继续纠缠,只是将关鸠说的几个关键字眼牢记心中。“可惜我不是方士,并看不出什么问题,或许我能请我那同窗给你看一下。”</p>

“还是免了吧。”关鸠猜到大抵何人后,连忙推拒。</p>

“你对他观感似乎不佳啊?”关山道瞧了眼关鸠局促的模样,不禁笑了一下。“怎么说他也是声名在外,多是赞誉。”</p>

“两回碰见他,都有种心里发毛的感觉......”</p>

“他说话一向如此,不过你也可以尝试着和他交往一番。有我这层关系在,他不敢怎么拿捏你。”</p>

“您和楼公子只是同窗吗?”片刻,关鸠问出心中所想。</p>

“都是往事。”同样,关山道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下去。</p>

“尚有件事想请教。”</p>

偌大的酆都府内,关鸠真正能商量得来的也仅有关山道一人。</p>

“但说无妨。”</p>

“我今日早些和刑堂发生了争执,我说他们任务评级出了差错,他们反倒怪是我实力不济。”关鸠索性将这打算藏在心里的事情吐露出来。</p>

“放心,我会处理的。他们威风不了多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