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就是听过凤阳花鼓小调儿。“田宁回答到。
“呀,那太好了,来来来,这位小哥,有请你一起和我们唱一下凤阳花鼓小调,怎么样啊?“那唱歌的女孩子还真是很会控场。
田宁还在犹豫着,围观的人们已经鼓起掌来了,霓罗此时也是推着田宁,怂恿着他上去。
田宁想了想,就大方地随着唱歌的女孩来到了场地中间。
“太好了。
诸位乡亲们,现在由这位小哥和我们一起演唱一首凤阳花鼓小调儿。“
女孩的话音刚落,那锣鼓声就响了起来,田宁赶紧清了清嗓子,和那女孩一起合唱了起来。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只会唱个凤阳歌。
凤呀凤阳歌儿伊得儿哎哟,
得儿咙咚飘一飘,得儿咙咚飘一飘,
得儿飘,得儿飘,得儿飘飘咙咚一得儿飘飘又一飘……“
田宁唱着,进入了角色,慢慢地也跟着舞了起来。
田宁的舞动自然带着阳刚和威武,配合着那唱歌的女孩婀娜的柔软,竟是让围观的人们一阵叫好。
霓罗真的没想到田宁不仅能诵那高雅的词儿,吟那各帝国的曲儿,在这街头,竟然也能把这小调儿模仿地忒是有几分原汁原味儿,不禁把一双小手儿也是拍得起劲儿。
此时,该是那女孩单唱了。
“我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嫁不着好丈夫。
人家的丈夫做官又做府,我家的丈夫只会打花鼓。
打呀打花鼓伊得儿哎哟……“
锣鼓声过渡了一下,又是田宁的单唱。
“我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讨不着好老婆。
人家的老婆绣花又绣朵,我家的老婆两只大花脚。
量一量一尺长么伊得儿哎哟……“
听到找的老婆两只大花脚有一尺长,大家不禁都是笑得前仰后合。
田宁和那女孩又一起合着,结束了这首凤阳花鼓小调儿。
“得儿咙咚飘一飘,得儿咙咚飘一飘,
得儿飘,得儿飘,得儿飘飘咙咚一得儿飘飘又一飘……“
唱完了,围观的人们毫不吝啬地为田宁和那女孩的表演送上了掌声和喝彩。
霓罗更是两眼放光地看着田宁,心里倍儿甜倍儿甜的,那可是自己的傻儿。
可是霓罗一转眼,看到了另一双眼睛也看着田宁放光呢,那就是唱歌的女孩。
女孩此时多希望田宁是一个人在这里听花鼓戏,看到人群里为田宁鼓着小手儿的霓罗,心里不由地升起了一丝怅惘。
不过,她还是大方地叫住了田宁,“这位公子,暂且留步。”
田宁回过头来,看着那女孩。
“这位公子,有人说凤阳花鼓是乡野街头之调儿,断不是雅家大堂之曲儿。
这位公子却是把这凤阳花鼓小调儿唱的如此之好,不知公子能否为我们小戏班留几句话儿?“
田宁一听,看了看这唱歌的女孩倒也清秀,再看一看她身后她的父母和弟弟,也是不容易的一家人啊,“嗯,如果姑娘不笑话我现丑,那就送两句话吧。”
田宁念头稍微一动,随口吟出了两句。
“花貌一展已倾城,四乡八野天籁声;
鼓音再伴能作气,千山万水说曾经。”
坐在那里负责打鼓的女孩的父亲,听了田宁的吟诵,不觉心头一震,鼓槌掉在了地上。
他慢慢地站了起来,凝视着场中那少年。
看似这少年随口吟出的四句,可不是简单的七绝啊。
首先,这里面有着藏头的两个字,说的就是花鼓。
其次,借着唱歌女孩的容貌,肯定了花鼓戏不只是一些人说的乡野小调儿,反而用乡和野两个字嵌在句子里,反过来称赞花鼓戏的美妙。
而对那花鼓声的描述,用千山万水,不仅表现出了凤阳花鼓戏艺人天南海北的奔波,更点出了凤阳花鼓戏的本质,那就是演唱历史上各地的往事典故。
短短的七绝,虽然说的只是一个花鼓戏,但字里行间的气势,可有了一重恢弘。
此章特意为一位徽州书友所写,多谢对本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