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窗帘上刚刚渗进来一点晨辉,田宁就醒了过来。
从小就让外公给养成的习惯,每天作息时间非常规律。
自己的生物钟要比叫醒服务都好用。基本上在叫醒服务启动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自己就醒了。
从床上坐起来,先闭目打坐,来几个循环的瑜伽冥思;再来几个循环的舒张吐纳,让身体各部分渐进地苏醒。
然后到门前的绿地公园跑步三十分钟,把大学里跟着华夏师傅学的几式南拳北腿都演练一遍。身上出了汗,也就回家洗漱,吃了早点去上班了。
上午,首先到任务规划中心和石川开会,在细节层面把航行计划review了一遍。
最重要的,把航程中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一步一步地又互相确认了一遍。
石川和田宁平日经常在一起玩,关系很是亲近。所以最后还格外啰嗦了几句。
“Ning, I know you are an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 But just take care, OK?
This flight task should be a piece of cake to you. But still, if anything happens, call me immediately. I’ll for sure try my best to ver you. Good luck!”
是的,真的朋友才会这么在意。
签了字,就和石川告别了,来到飞船停泊区确认了自己的飞船。
这是一艘典型的新一代小型外太空任务飞船。
碟状的船体直径差不多三十多米,高有五米多,在阳光下闪着低调的金属辉光。
这个型号的小型飞船,不仅动力、控制和安全系统都代表着最先进的水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内部的生活环境。
为了满足乘员的长途太空旅行,飞船内部不仅只是提供了吃住的设备,娱乐、锻炼等调节生活的设备也是应有尽有。
在过去的一年里,田宁在跟随团队执行任务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多个架次的驾驶,早已是一个熟练的驾驶员了。
其实,熟悉了之后,驾驶一艘飞船一点也不比驾驶私人空间车难。
首先,清点了飞船里的所需物资,特别是本次任务的关键物品,广谱抗病毒血清。
然后,把飞船驾驶到推进剂加注塔,加注了推进剂。
最后,在技术支持人员的辅助下,把全船的各个系统检查了一遍。
齐活了!
中午,大队里的几个朋友和同事特意一起和田宁出去吃了个饭。
这是田宁的第一个单人任务,并且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回来,所以大家简单地聚一聚。
但谁都知道这个任务比较轻松,吃饭的时候,都和田宁开着玩笑。
大家都有心了。
下午,到参谋部签收了任务确认书后,一切就准备好了,明天早晨就可以出发了。
平日和同事一起执行过诸多团队任务,基本都比这次任务更复杂,更有挑战性。
自己有点小激动,只是因为这次是第一次自己执行一个月的任务而已。
“该是和大队长告别一声吧……”
这样想着,拨通了电话,再次感谢了大队长给与的这个机会,再次重申了保证完成任务。
“臭小子啊,最后和你再说一次,这次任务对你来说确实比较简单。但是必须给我认真严肃一点,安全第一,能做到吗?“
“Yes, Sir!”田宁心里一阵温暖,赶紧利索地答应了。
“I’ll talk to you after I’m on cruise mode. See you one month later, Sir!”
因为进入飞行航程不久,速度达到预定值,飞船就会转入自动驾驶的巡航状态。
那时候按照规程,田宁就会给大队长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同时给任务规划中心的石川确认一切正常之后,就可以有几天的时间,享受自己的外太空飞行生活了!
想想还真的是有点小激动呢……
自从大队长通知了这次任务安排,在忙忙叨叨准备的同时,其实一直有些小期待。
可是早晨醒来之后,出发就在眼前啊,呵呵。
晨练,洗漱,早餐……
再次联通了爸爸妈妈,简单地问候了一下。
来到飞船停泊区交接了飞船,看到大队里别的同事也在准备别的飞行任务,大家打了招呼。
终于自己一个人坐在了飞船里。
全船加电。
控制系统启动,完成全系统检测。
推进系统点火。
与飞控塔台确认。
起飞。
几秒钟之后,飞船就轻巧地悬飞在起飞场上空。
操控着飞船摆动了几下,向地面的同事示意告别,终于出发了!
把动力系统调节到加速状态,没用几分钟,已经到达殖民区外几百公里的外太空。
慢慢把速度稳定到预定值,田宁把飞船设置到了自动巡航状态。
按照规程,首先和石川通话,彼此确认了一切正常。
然后向大队长报告了已经正常进入巡航模式。
再次按照规程,详细地做了一遍检查。
一个小时之后,田宁就在宽敞的驾驶舱,双手叉着放在脑后,身体后仰靠在驾驶椅上,嘴角挂着一丝浅笑,惬意地开始享受起这一个人的太空之旅了!
和同事一起执行任务的时候,虽然已经体验过,但是一个人,是的,只有一个人的太空飞行……
“嗯,感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