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刘双喜派人给百里杨送了一坛腌梅子,百里杨接到腌梅子心就凉了半截,梅同没,这不是在告诉他彩月没答应?对于这么体贴地顾着他的面子的刘双喜,百里杨却一点都不想说谢。
今年螃蟹最肥美的时候,刘双喜可是解了馋了,香辣的、清蒸的、蒜香的……刘双喜吃了个遍,但那东西寒凉,刘双喜也没敢多吃,但今年的螃蟹卖得真好,慕名而来吃螃蟹的人比往年还要多,整个华阳城,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都是各个海鲜摊子,刘双喜每每看到这么多的吃货蜂拥而至,都遗憾这时代的人保守,不然夏日里开个海滨浴场,一边嬉水一边吃海鲜,绝对是架着刀子等人伸头进来挨宰。
当然,宰客是不对滴,但该赚的钱还是要赚的。
开始时,听说华阳城不让进了,外国来人只能在城外的新镇采购货物,有些商人为此还很不满,可这边还在抗议,新镇那边刚运来的新鲜货物已经被人买空,哪里还顾得上抗议?
还想抗议也成,那你们随意,刘双喜只是派了一些记性好的还有画画好的,将这些人的相貌和身份记下,并附上一张美美的画像,就贴在新镇的镇口,画像上的人来买货也不是不卖,但价钱就得往上提提。
当然,也是保证这些人拿了货回去还能赚到钱,可比别人高两成的货价让这些人立时就老实了。
他们是来做生意的,虽然听说华阳城恢弘繁华,但和赚钱比起来见识华阳城的繁华就不那么重要了。
至于说往后是否一直限制外国人进城,刘双喜觉得王爷回来或许能有更好的办法,如今外面并不太平,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危险减到最低。
第一场雪飘下的时候,每年向别处运送冻鱼冻海鲜的生意也开始进行了,之前的咸鱼海鲜干受欢迎,但新鲜的冻鱼更受欢迎,在减少咸鱼海鲜干销量的同时,增加了不少冻海鲜,但除了派出去的士兵,更多的商人从东楚国内涌向华阳城,大概是看到华阳城的商机,这些人抢起货来绝不手软。
虽说别处也有海鲜可以倒卖,但那里没有配海鲜的酱料,吃起来味道就要差上很多,甚至有一些商人来了不为买海鲜,只为了买与海鲜相配的酱料。
如今这些生意都已经走上正轨,华阳城里分工合作又相互配合,可真忙起来还是会断货,彩月几乎隔两日就跑来和刘双喜抱怨一次。
“大嫂,你让那些人把酱料先紧着自家人的生意成不?我好歹也是你义妹,管的铺子里却因酱料断货不得不歇业,说出去丢人不?”
正在盘这个月的账的刘双喜放下手上的笔,“断货你就当歇着了,整天这么忙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再说你就没发现,歇上一两天再开业,生意比从前都好吗?”
彩月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可她真不想歇啊,歇下来就会胡思乱想,她只能让自己忙到闲下来就恨不得扎进被窝里睡觉,何况她手里管着百里杨的铺子,在感情她不能给百里杨回应,就想在别的地方弥补他一些。
刘双喜道:“刚好你管的那几间这几日没事儿,你帮我些忙好不?我这里又写了几个菜,你待会儿去炒一下试试,做好了等我账拢上就去看三娘。”